2008-07-27

与魔鬼同骑

  “如果你是李亚鹏,你打那记者吗?”
  “我打!”
  “有家媒体刊发李亚鹏女儿的照片,你看吗?”
  “我看!”
  “如果你是一名娱乐记者,你拍离你不到一米远的李嫣吗?”
  “我……”

  我是几种身份的交集:我是半岁女儿的母亲,我是一名非娱乐记者,我还是一位身体里流淌着八卦血液的媒体受众。当我把屁股挪到不同角色体会这件事时,我发现自己很悖论。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看赵忠祥伯伯解说的《动物世界》。看非洲羚羊那一集时,我希望每只羚羊一辈子都碰不见狮子,直到他们寿终正寝都吃得肚肥腰圆;可看到非洲狮那一集时,发现带着小狮子的狮妈妈饥肠辘辘地到处找食物,实在可怜。所以,我又希望狮妈妈每天闭着眼睛都能捉到几只羚羊,而且那些羚羊不要跑得太远太快,以免在狮妈妈捕猎时小狮子有危险。打那以后,我总是在看食草动物时憎恨食肉动物太凶残,看食肉动物时嫌食草动物跑得太快。再后来,我干脆不看《动物世界》了。
  其实,娱乐也是个大丛林,明星、受众、娱记组成了这种特殊生态下的生物链,八卦是这片大丛林中一切活动的原动力。李亚鹏为了保护女儿打记者是出于做父亲的本能;娱记见了明星就拍也是一种本能,是娱乐丛林中一种生物的本能。但我想提醒人们,娱记拍出的照片不是贴在自家墙上的。这位挨打的娱记,也许这次没有顺利完成拍摄任务,但他自己却又制造了另一起娱乐新闻,并且有幸成为故事的二号男主角。于是,他自己又被大众娱乐了,于是,受众又从另一个角度得到满足了。
  折腾来折腾去,李亚鹏、娱记、受众都没有跳出娱乐丛林这个圈儿。我也希望有一天,记者们都知道“有所不说”,但那个前提是受众们明白“有所不看”。
  不能指望一个生态圈里某一种生物率先觉醒并且超越这个圈儿,只有整个生态圈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生物链才有调整的可能。
  如果说娱乐是魔鬼、八卦是魔鬼,那么,我们只是与魔鬼同骑。

作者:汐梓(传媒从业者)
转自:长江商报

阅读全文...

虚拟的哥哥

  记得小时候,我问起妈妈自己是怎么被生出来的,妈妈就指指她右边的腋下:“从这里蹦出来的!”
  然后我就挠着妈妈左边的胳肢窝继续纠缠:“那这里呢?”
  “这里蹦出来的是你哥哥。”
  “那哥哥哪里去了?”
  “外婆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候,把你哥哥放在木盆里,一不小心,哥哥就顺着河水漂走了。”
  或许妈妈不知道,这样一句话对于那时的我形成了相当大的冲击。
  我低着头,沉默良久。我想象着哥哥的模样。我动用了一个七八岁小女还所拥有的全部情感去悲悯,去怀念一个从未谋面的人。一个无家可归,漂泊他乡的小孩。那个人就是我的哥哥。想到这里我的鼻根就开始酸涩。


  我想妈妈追问最多的就是哥哥。有关哥哥的一切,我都感兴趣。“哥哥刚生出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可爱吗?和我长得像吗?”“哥哥叫什么名字?”“哥哥什么时候漂走的?”……有时候妈妈的话会自相矛盾,比如她曾说过我只比哥哥晚一分钟出生,后来又说哥哥大我两岁。但我就是喜欢,喜欢听妈妈一边织毛衣一边慢慢地回忆有关哥哥的一个个小故事,喜欢在白纸上画全家福——两边站着爸爸妈妈,中间矮一些的是我,高一些的是哥哥。.哥哥的形象在我的画纸上有无数种版本,有时是在木盆里哇哇大哭的婴儿,有时是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有时变身为英武的奥特曼,有时又长出了鱼尾巴在水里游泳。
  妈妈告诉我,哥哥一定被好心人拾到了,住在养父母家里,像我一样一天天长大。而我始终相信血缘的纽带会将我们拉回到一起。
  慢慢长大,于是也慢慢懂得胳肢窝里生小孩这些事都是哄我的玩笑话。但我始终相信我有一个哥哥。他和我众多的堂兄表哥不同,他体内流着与我完全相同的血液。他很小就离开了我们,在某一个地方等我。在这世界上,我并不是一个孤单的个体,哥哥也一样。
  周围有的人会说:“你妈妈编出个哥哥来骗你的你都信?”然后我就会哭,他们赶紧缄口。的确,妈妈的叙述有很多刻意的地方,她自己后来对这个事情也经常不置可否。但我坚信的不是他柔弱的叙述。我相信的是我哥哥。我感觉到他的存在——他就那样遥远又客观地存在,与我站在同一线段的两端,跟我做着类似的事情。

  哥哥的生命开始便是漂流。
  我小学日记本的扉页上写着歪歪扭扭的两行字:“我爱我的爸爸妈妈。我更爱我的哥哥。”
  因为我觉得哥哥那么苦。他更需要我的爱。

  我一直试图勾勒哥哥的模样。
  孩童时的我经常把哥哥想象成崇拜的人的样子,或者说,经常把偶像想象成我哥哥。所以我画过长得像奥特曼的哥哥,也一度十分渴望林志颖就是我哥哥。但事后总会非常失落。
  从小到大,我做过无数个有关哥哥的梦。在梦中,哥哥的脸是清晰明朗的。他的身上总散发着一股暖融融的气息,烘干我满脸的泪痕。但每每醒来,晨曦总会把哥哥的样子抹掉,直到我下一次踏入梦境,哥哥就又一下子恢复了容貌。日与夜之间,我仿佛在经历一场场短暂的失忆。有时候我会恼,会摔枕头摔被子摔洋娃娃,哥哥的样子明明刚刚还一清二楚的。但随后我会想,哥哥昨晚不也跟我在同一个梦境里吗?此刻他应该也在绞尽脑汁地回忆我的模样呢。

本文节选自小说《哥哥》。找不到原始出处,参考这个转帖
转帖至此,记录一种心理现象。cb

阅读全文...

2008-07-26

物理幽默

1,
Q: Why won't Heisenberg's operators live in the suburbs?
为什么海森堡算子不住在郊区
A: They don't commute.
他们不对易(不坐车上班)

2,
Q: What do you get if you cross a pig with a rat?
老鼠从猪身上爬过去(叉乘),你得到什么?
A: Pig rat sine theta.


3,
So this neutron walks into a bar, orders a pint of lager and begins to open his wallet when the barman says, "For you, no charge!".
中子走进酒吧,点了一品脱啤酒。拿出钱包买单,酒吧服务员对他说,”你免费(没有电荷)“
4,
At the physics exam: 'Describe the universe in 200 words and give three examples.'
物理考试有这样一道题:"描述一下宇宙,限200字以内,并给出三个例子."

5,纽约靠站
A student recognizes Einstein in a train and asks: Excuse me, professor, but does New York stop by this train?
一个学生在火车上认出了爱因斯坦,便问:"教授,纽约在这个火车边停吗."
6,阿拉斯加超导体
Researchers in Fairbanks Alaska announced last week that they have discovered a superconductor which will operate at room temperature.
阿拉斯加菲尔班克斯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发现了室温超导体。(这里有点夸张了,高温超导最高临界温度在120多K,阿拉斯加最低室温也得-50多摄氏度)
7对数与木材
The answer to the problem was 'log(1+x)'. A student copied the answer from the good student next to him, but didn't want to make it obvious that he was cheating, so he changed the answer slightly, to 'timber(1+x)'
考试时,一个学生从他旁边同学的试卷上抄袭答案, log(1+x)。为了不使自己的作弊太明显,他将答案改写为timber(1+x)
(log,原木,timber,木材)
8, 这个笑话有点x
One day in class, Richard Feynman was talking about angular momentum. He described rotation matrices and mentioned that they did not commute. He said that Sir William Hamilton discovered noncommutivity one night when he was taking a walk in his garden with Lady Hamilton. As they sat down on a bench, there was a moment of passion. It was then that he discovered that AB did not equal BA.
9,峰和谷
The experimentalist comes running excitedly into the theorist's office, waving a graph taken off his latest experiment. 'Hmmm,' says the theorist, 'That's exactly where you'd expect to see that peak. Here's the reason (long logical explanation follows).' In the middle of it, the experimentalist says 'Wait a minute', studies the chart for a second, and says, 'Oops, this is upside down.' He fixes it. 'Hmmm,' says the theorist, 'you'd expect to see a dip in exactly that position. Here's the reason...'
实验学家让理论学家看他刚得到几个图。“嗯。。。”,理论学家说,“这里就应该出现一个峰,道理是这样的------------”,讲到一半,理论学家突然发现,他把图看到了。“嗯--------”,理论学家接着讲,“这里就应该有个谷,道理是这样的-------”
10,物理学家和神灯
A Princeton plasma physicist is at the beach when he discovers an ancient looking oil lantern sticking out of the sand. He rubs the sand off with a towel and a genie pops out. The genie offers to grant him one wish. The physicist retrieves a map of the world from his car an circles the Middle East and tells the genie, 'I wish you to bring peace in this region'.

After 10 long minutes of deliberation, the genie replies, 'Gee, there are lots of problems there with Lebanon, Iraq, Israel, and all those other places. This is awfully embarrassing. I've never had to do this before, but I'm just going to have to ask you for another wish. This one is just too much for me'.

Taken aback, the physicist thinks a bit and asks, 'I wish that the Princeton tokamak would achieve scientific fusion energy break-even.'

After another deliberation the genie asks, 'Could I see that map again?'
普林斯顿一个等离子体物理学家在沙滩上捡到一个古老的油灯,灯里出来一个妖怪,妖怪可以让他实现一个愿望。物理学家指着地图,说,“你能给中东带去和平吗”,妖怪为难地说:"这里太复杂了,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伊拉克。换个愿望行吗?“
物理学家想了一会,说:”你能让普林斯顿的托卡马克装置实现聚变能吗?“妖怪想了一会儿,说:”你在让我看看地图行吗?“
11, 物理学家、工程师、数学家救火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physicist, an engineer, and a mathematician?

If an engineer walks into a room and sees a fire in the middle and a bucket of water in the corner, he takes the bucket of water and pours it on the fire and puts it out.

If a physicist walks into a room and sees a fire in the middle and a bucket of water in the corner, he takes the bucket of water and pours it eloquently around the fire and lets the fire put itself out.

If a mathematician walks into a room and sees a fire in the middle and a bucket of water in the corner, he convinces himself there is a solution and leaves.
房子中间着火了,旁边有一桶水。
工程师看见了,会直接把水倒在火上浇灭它。
物理学家看见了,会把水倒在火旁边,让火自己熄灭。
数学家看见了,会说,这个问题可以解决,然后,离开了。

12,猫落体实验
An experimental physicist performs an experiment involving two cats, and an inclined tin roof.

The two cats are very nearly identical; same sex, age, weight, breed, eye and hair color.

The physicist places both cats on the roof at the same height and lets them both go at the same time. One of the cats fall off the roof first so obviously there is som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ats.

What is the difference?

One cat has a greater mew
实验物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两个几乎完全相同的猫(相同的性别、年龄、毛色、品种、体重等)从屋顶滑下。结果,这两只猫有些明显不同。
有什么不同呢?
其中一只猫叫得声音更大。
13, 安培的猫洞
French physicist Ampere (1775-1836) had two cats, one big and a one small, and he loved them very much. But when the door was closed cats couldn't enter or exit the room. So Ampere ordered two holes to be made in his door: one big for the big cat, and one small for the small cat
法国物理学家安培有两只猫,一大一小,他很喜欢它们。但是,当门关上的时候,猫就不能进出放假了。于是,安培在门上挖了两个洞,大猫打洞,小猫小洞。
14,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上美女
A psychologist makes an experiment with a mathematician and a physicist. He puts a good-looking, naked woman in a bed in one corner of the room and the mathematician on a chair in another one, and tells him: 'I´ll half the distance between you and the woman every five minutes, and you´re not allowed to stand up.' the mathematician runs away, yelling: 'in that case, I´ll never get to this woman!'. After that, the psychologist takes the physicist and tells him the plan. The physicist starts grinning. the psychologist asks him: 'but you´ll never get to this woman?', the physicists tells him: 'sure, but for all practical things this is a good approximation.'
心理学家用一个物理学家和一个数学家做实验。他让一个漂亮的裸体女郎睡在房间一角的床上,让一个数学家坐在房间另一角的椅子上。心理学家说:”我每五分钟试你与女郎之间的距离减半,但是,你不能站起来。“数学家听完之后哭着跑了,”我永远不会到达那个女郎。“然而,物理学家听完之后,裂口而笑。心理学家说,”你笑什么,你永远到达不了那个女郎。“,物理学家回答,”我知道,但是,对于真实情况,这是很好的近似了。“
15,
Two atoms bump into each other. One says 'I think I lost an electron!' The other asks, 'Are you sure?', to which the first replies, 'I'm positive.'
两个原子撞在一起。
”我丢了一个电子“
”真的吗?“
”我确定(正的)“
16,海森堡超速
Heisenberg is out for a drive when he's stopped by a traffic cop. The cop says 'Do you know how fast you were going?' Heisenberg says 'No, but I know where I am.'
海森堡开车被交警拦下了
”你知道你开多快吗?“
”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在哪儿?“
17,小鸡过马路
Why did the chicken cross the road?
鸡为什么过马路?
Issac Newton: Chickens at rest tend to stay at rest, chickens in motion tend to cross roads.
牛顿:静止的鸡保持静止,运动的鸡过马路
Albert Einstein: Whether the chicken crossed the road or the road crossed the chicken depends on your frame of reference.
爱因斯坦:是鸡过马路还是马路过鸡,依赖于你的参考系。
18,真空中的球形鸡
There is this farmer who is having problems with his chickens. All of the sudden, they are all getting very sick and he doesn't know what is wrong with them. After trying all conventional means, he calls a biologist, a chemist, and a physicist to see if they can figure out what is wrong. So the biologist looks at the chickens, examines them a bit, and says he has no clue what could be wrong with them. Then the chemist takes some tests and makes some measurements, but he can't come to any conclusions either. So the physicist tries. He stands there and looks at the chickens for a long time without touching them or anything. Then all of the sudden he starts scribbling away in a notebook. Finally, after several gruesome calculations, he exclaims, 'I've got it! But it only works for spherical chickens in a vacuum.'
农场的鸡病了。农场主请来生物学家、化学家和物理学家来看一下鸡出了什么问题。生物学家对鸡做了一番检查,最后说,不知道鸡得的什么病。化学家作了一番试验和测量,最后也没查出什么个所以然。物理学家站在那儿,对着鸡看了一会,甚至都没去动一下那只鸡。然后,拿出笔记本开始写了起来,最后,经过一番可怕的计算,物理学家说,”搞定了,可是,只适用于真空中的球形鸡。“
19
Two fermions walk into a bar. One orders a drink. The other says 'I'll have what he's having.'

转自:格致

阅读全文...

告别“官主”,走向民主

  最近,深圳推出“政改新政”,贵阳又实行县(区)委书记“公推竞岗”,一时间东西互进,煞是热闹,也引来一片赞扬之声。有人称之为“破冰之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人认为是民主政治改革的“历史性跨越”。
  其实,无论深圳还是贵阳的“政治改革”,虽然在选拔官员上为避免“一个人说了算”和“暗箱操作”,确实有了一定的改进,但也只是对原有“官制”进行的一种技术性修补,与“老百姓说了算”的民主政治并无多少关系。

  民主政治的灵魂是“主权在民”,确认公民在选用公职人员(官员)等国家政治生活中享有平等和至上的权利(力)。也就是说,任何公民都有资格成为公职人员的候选人,而不应有身分、地位、财产、教育程度上的歧视;任何公职人员(包括国家和地方领导人)的选用都必须经过一定程序得到全体公民的授权和“ 同意”。民主政治的国家权力制度和官员选用制度应当充分体现“公民权利(力)平等和至上”的原则。

  然而,深圳和贵阳的“政改”,规定官员的候选人必须是达到一定级别的官员,候选人由官方指定的“各界代表”和“评委”加以推举、评判和投票,最后由官方的上级党委经过考察、研究和票决后正式任命。从候选人的确定到最后任命,“政改”的官员选拔并未脱离“少数人选少数人”、“官员选官员”的“官主 ”套路。至于候选人的演讲和答辩在电视中直播,虽然多少尊重了民众的“知情权”,但民众也只是充当了一次“看客”而己,既无实质性的“参与权”,更无“说了算”的决定权,又怎能算“民主”呢?

  深圳的“政改”方案中提到了居委会要实行“直选”。“直选”似乎是“民主”,但既无立法权也无行政权,只能管“打扫卫生”、“防火防盗”之类生活锁事的居委会并非国家“主权”机关,“直选”居委会与“主权在民”的民主政治其实根本不搭界。

  如果一种政治制度使公民只能充当选拔公职人员的“看客”,只能享有“打扫卫生”等事务的“权力”,这样的制度能算“民主”制度吗?这样的公民能叫“公民”吗?

  有人说这是一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民主”不适合于中国。

  民主虽然曾经是资产阶级反抗封建专制的旗帜,但民主并非资产阶级的专利,而是人类在反抗一切特权和专制的斗争中创造出来的共同文明成果和普世价值。民主的基本内涵是“主权在民”,在这一点上并不存在姓“资”姓“社”的区别,所谓“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不适合于中国”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各国的“特色” 是相对于“基本内涵”而言的,否定了“基本内涵”,“特色”也就毫无意义了。“社会主义的民主”或“中国特色的民主”如果去掉公民社会“主权在民”的基本内涵,什么都可能是,就一定不再是“民主”了。

  有人说“中国人的素质差”,实行民主就会发生“动乱”。

  以前也有人用“市场经济”吓唬中国人,说实行市场经济就会“亡党亡国”。事实与他们说的恰恰相反,市场经济不仅未“亡党亡国”,反而“兴党兴国”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性(素质)是在一定经济、社会关系中形成的。如果人的“素质”出了问题,就应该从代表一定经济、社会关系的政治制度上找原因。专制统治使人成为顺民(奴才),同时也在积累对立和仇恨,“顺民”随时有可能由于“官逼民反”而成为“暴民”、“乱民”。须知那“载舟之水”同时也就是“覆舟之水”。金圣叹评《水浒》说:“乱自上作也”。一语道破中国社会“不稳定”和“动乱”的根源不在“民”而在“官”,在皇权专制制度。不久前发生在瓮安县的“打砸烧”事件,再一次证明了中国社会的“动乱”是源于“对人民专政”的专制统治。

  明明是专制统治使“顺民”成为“暴民”、“乱民”,使中国社会兵连祸结、内斗不己、乱象横生。一些人却“恶人先告状”,硬把中国社会“动乱”的根源强加在从未在中国真正实行过的民主制度上,强加在毫无根据的“中国人素质差”的虚妄论断上。难道忍气吞声地在专制统治下当臣民和顺民就是中国人的永恒宿命。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种“主权在官”、“主权在君”的“家天下”专制社会,君权是官权的集中代表,官权是君权的爪牙延伸。国民党虽然推翻了清朝“帝制”,却“以俄为师”,建立起“以党治国”的新型专制体制,用“党天下”代替了清朝的“家天下”。共产党推翻了国民党统治,却同样“以俄为师”,延续了国民党“党天下”的权力结构形式。“主权在党”必然使党“官僚化”、“权贵化”、“专制化”,“党天下”实际上成了“毛天下”,社会主义的中国再一次笼罩在封建专制的阴影之下。国民党到台湾后,接受败走大陆的教训,弃旧图新,翻然改进,终于在蒋经国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从“家天下”、“党天下”到 “人民最大”的伟大的历史性变革。

  邓小平早在1941年就曾尖锐地指出,“以党治国”的观念“是国民党恶劣传统反映到我们党内的具体表现”,“是麻痹党、腐化党、破坏党、使党脱离群众的最有效办法”。刘少奇在建国初期也曾提出:“我们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化和工业化!在我们这里,民主化与工业化是不能分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出现了令人痛心的失误。最大的失误不是“大跃进”也不是“纹化大革命”,而是建国伊始,未能继承“五四”人文精神,凝聚各方民主共识,确立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实现“民主化”的战略方针,及时推进“主权在民”的民主制度建设。

  邓小平说:“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澤東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如果我们在建国时建立了“主权在民”的民主宪政体制,就根本不会再发生“反胡风”、“反右派”、“大跃进”、“反右倾”、“大饥荒”、“纹化大革命”等使中华民族大伤元气的挫折和失误。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进步。但在不受制约的“党天下”体制上同时也滋生出一个官僚权贵集团。当前,由环境污染、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国企拍卖、贫富悬殊、社保缺失、执法不公、官场腐败等原因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其实质就是广大民众与官僚权贵集团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为公民权利与“党天下”的国家权力之间的摩擦和对抗。

  国家控制的巨大财富和资源能否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科学发展能否做到“以人为本”,“官”能否真正地代表“民”,关键在于能否实现“权为民所授”。须知民生问题的实质乃是民主问题。

  是在“党天下”的体制内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继续维持这个体制;还是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变革,在民主实践中学习民主,建立“主权在民”的民主宪政国家。历史在等待回答。

  作者:韦大林  (本文作者系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副编审)

  2008年7月22日


阅读全文...

2008-07-21

酒桌上的小诀窍

  诀窍1酒桌上虽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但喝酒的时候决不能把这句话挂在嘴上。
  诀窍2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切不可一上酒桌就充大。    
  诀窍3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    
  诀窍4可以多人敬一人,绝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诀窍5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诀窍6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度。
  诀窍7自己职位卑微,记得多给领导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确实想找人代,还要装作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比如领导甲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甲的人拦下。    
  诀窍8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自己如果是领导,知趣点,不要放太低,不然怎么叫下面的做人?    
  诀窍9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诀窍10碰杯,敬酒,要有说词。    
  诀窍11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里面了然,不然人家也不会敞开了跟你喝酒。    
  诀窍12不要装歪,说错话,办错事,不要申辩,自觉罚酒才是硬道理。    
  诀窍13假如,纯粹是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让人自己添,不要傻不啦叽地去一个一个倒酒,不然后面的人没酒怎么办?  
  诀窍14最后一定还有一个闷杯酒,所以,不要让自己的酒杯空着。跑不了的~    
  诀窍15注意酒后不要失言,不要说大话,不要失态,不要唾沫横飞,筷子乱甩,不要手指乱指,喝汤噗噗响,不要放屁打嗝,憋不住上厕所去,没人拦你。    
  诀窍16不要把“我不会喝酒”挂在嘴上(如果你喝的话),免得别人骂你虚伪,不管你信不信,人能不能喝酒还真能看出来。    
  诀窍17领导跟你喝酒,是给你脸,不管领导要你喝多少,自己先干为敬,记着啊,双手,杯子要低。    
  诀窍18花生米对喝酒人来说,是个好东西。保持清醒的头脑,酒后嘘寒问暖是少不了的,一杯酸奶,一杯热水,一条热毛巾都显得你关怀备至。

  酒量不行的9个技巧
    
  1、不要主动出击,实行以守为攻战略;    
  2、桌前放两个大杯,一杯放白酒,一杯放矿泉水,拿小酒盅干杯,勤喝水,到酒桌上主客基本都喝8分醉时,可以以水代酒,主动出击;(这条不建议用)    
  3、干杯后,不要马上咽下去,找机会用餐巾抹嘴,把酒吐餐巾里;(适用女性)    
  4、上座后先吃一些肥肉类、淀粉类食品垫底,喝酒不容易醉;    
  5、掌握节奏,不要一下子喝得太猛;    
  6、不要几种酒混着喝,特别容易醉;    
  7、领导夹菜时,千万不要转酒桌中间的圆盘,领导夹菜你转盘是酒桌上的大忌;    
  8、喝到六分醉时,把你面前的醋碟中的醋喝下,再让服务员添上……    
  9、每次干杯时,倒满,然后在喝前假装没有拿稳酒盅,尽量洒出去一些,这样每次可以少喝进去不少

阅读全文...

2008-07-12

那时不解风情

  1.下象棋
  
  也是很久以前了,我上大一的时候,同班的MM说她会下象棋要找我对决,于是一个周末的晚上,她带着象棋来到了我的宿舍,我的室友们嘻嘻哈哈的全都走了,走的时候还没忘带上门,我觉得他们莫名其妙,也不多理会。于是下棋,一直下到快十一点,我说:“你们宿舍快锁门了 ”,MM于是起身告辞,我帮她开门,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我那些可爱的室友走的时候把门从外面反锁了,天哪,孤男寡女,半夜三更,同处一室,干柴烈火……MM倒是不愠不火,我却着了慌,不停敲门,终于有人从门口经过,我于是把钥匙从窗户扔出去才开了门。室友恰好回来,一本正经的告诉MM是我吩咐他从外面锁门的,MM神秘一笑,走了。在思考了一分钟以后,我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我飞快的跑出去,一直追到楼下拉住MM,义正言辞的告诉她:“不是我吩咐他反锁门的”,MM瞪了我一眼,转身离去……可惜啊,我当时对那个姑娘还是很有感觉的。。。。
  
  2.下雨天的故事
  
  大二的时候,我和一个MM一起从外面回学校,下着小雨,还好,我们都带了伞。可是MM说她的伞坏了打不开,我说那你用我的伞吧,我不用了,于是我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昂首阔步,冒雨前行。MM说:“两人用一把伞也可以的”,我以诗人的语气温柔的说:“没事,我喜欢细雨中散步的感觉。”于是继续冒雨前行。 MM说:“我手好冷,你帮我撑着伞吧”于是我拿起伞撑起在她的上方,不过,自己,仍然是在冒雨前行。
  
  
  3.雪化的声音
  
  大二那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我和暗恋的MM去学校附近的麦当劳,回去的路上,大雪初晴,夜晚的北京妖娆无限,闲庭信步间,MM突然无限温柔的拉住我,侧耳倾听:“听,雪化的声音~~~~”,自认为还有几分浪漫情怀的我此时说出了有生以来最经典的一句话:“别搞笑,那是上面的电线吧!”MM立刻晴转多云:“ 没劲!”本来无限浪漫的气氛就这样被我破坏了。于是快步回校,再无多的语言。
  
  
  4.开房间要多少钱
  
  大三暑假的一个晚上,大约十一点多了,突然收到一个师妹的短信,说她回来晚了,女生宿舍已经锁门,要我陪她出去散步。我倒是很愿意散步的,有时候自己一个人也会出去溜达,有女生陪着散步,当然求之不得。于是出去,漫无目的的走着,路上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阵雨,很大,于是两人在一个小报亭边上避雨。MM 看着马路对面的酒店突然问我:“你说这个酒店开房间的话一晚上需要多少钱?” 我答:“不知道,反正我又不去住,关心它干吗?”无语。
  
  
  5.泪流满面的她
  
  快毕业的时候,一天傍晚,一个本校的相识的MM在QQ上跟我说晚上没地方去了,可不可以到我的实验室凑活一晚,我说好吧,你随时可以来。到晚上十一点多,她真的来了。于是我帮她打开我旁边的电脑,让她在那里上网,我自己则在专注的做自己的事,大约一个小时,我不经意见突然发现她竟然抽抽搭搭泪流满面,我顿时不知所措,赶紧问她:“你怎么了,你怎么了”?她却怎么也不回答,很久以后我还是不知道她为什么哭。后来又说要看电影,看《异度空间》,听说很恐怖,于是一起看,后来她在实验室睡着了,我也迷迷糊糊了,醒来的时候天都亮了,于是送她回去。我实在是很惊讶于这样的情况下居然没有发生一点什么事情,原来那个时候的我是如此的纯情!

阅读全文...

2008-07-10

燃油税改方案不能闭门造车

  7 月8 日,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曾晓安接受专访时表示,国家将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动情况,择机出台燃油税,取代公路养路费等交通维护和建设方面的部分收费。(7 月9 日《嘉兴日报》)
  好一个“择机出台燃油税”。百度一下“择机出台燃油税”,找到相关网页69000 个;百度一下“燃油税”,找到相关网页200 多万个。开征燃油税的提法,始于十年之前;择机出台(开征)燃油税的预告,几年前就有了,可似乎时机总是不成熟,让我们无“机”可“择”。
  哪些方面的时机不成熟?摆在台面上的是油价不稳定、成品油形成机制不健全,没摆在台面上的,其实民众也知道,那就是“费改税”之后的利益分配问题、公路收费系统职工的安置问题。部门利益、地方利益、职工利益当然要维护,但这显然不应成为阻碍燃油税改革的理由。据悉,目前世界上有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征了燃油税,人家是怎样协调各方利益的,我们不妨参照一下。
  更让人费解的是,燃油税究竟打算怎么改,我等普通百姓一直无从知晓,连大致方案都不清楚,只听有人一遍遍重复说要“不断完善燃油税改革方案”。显然,这里的“不断完善”更多的是有关方面关起门来讨论修改,而公众则没有参与博弈的机会。而燃油税改革,涉及的是千百万普通百姓的利益,闭门造车搞出来的燃油税改革方案,即使有关方面都觉得很“完善”,公众也未必会满意。
  实际上,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关于“择机出台燃油税”的公开报道,虽然年年岁岁极相似,但是岁岁年年略不同。对于燃油税改革,我等很多人仍是一头雾水,只能根据语焉不详的新闻报道加以猜测,比如征收燃油税后,除了养路费似乎要取消外,还有哪些费用将取消或保留?成品油价格预计上涨多少?有车族的负担将会减轻还是加重?
  在一个民主法治国家里,在一个涉及公众利益的税改问题上,公众对一个即将出台的税改方案不知究竟、无缘参与,这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无数历史经验表明,关起门来搞改革,这样的改革难免一次次“难产”,缺乏公众参与的燃油税改革方案,也注定难以“完善”。只是希望,反反复复搞了这么多年、备受关注的燃油税改革,最后不会只有“大山临盆”式的轰轰烈烈。

作者:晏扬,来源:长江商报

阅读全文...

2008-07-08

七十年过去了 有几个中国人知道……?

现在看来,不能拿圣人的标准去衡量政客了。
政治是无情的,甚至是残酷的。喉舌是机械的,甚至是麻木的,有时毫无公允和客观可言。七十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同盟国二次大战中国战区最高司令是蒋介石。七十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内战中“恶贯满盈”的“中美合作所”在抗战中是盟军重要的情报机关。有几个中国人知道被影视作品塑造成恶魔的张灵甫是抗战名将,曾经在抗战中丢了一条腿。
七十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抗战中唯一全歼日本师团的战役-万家岭大捷。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歼敌13余万人的三次长沙会战。
七十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被吹的神乎其神的平型关大捷是平型关战役的一部分,而平型关战役又是太原会战的一部分,没有国民党第二战区的配合,哪来的所谓“大捷”。七十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抗战中被日本人认为仅有的两次中国军队的勇猛程度要超过自己的战役之一的桂林保卫战(另一次为昆仑关战役日军第5师团被中央军第5军击败)。
七十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随枣会战中士兵以血肉之躯与敌人坦克相搏斗,官兵竟攀登敌人的坦克之上,以手榴弹向车里投掷,作战之勇敢与牺牲之壮烈,笔难尽述。
七十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抗战期间战线最长的会战-武汉会战。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武汉曾经上演了一场规模仅次于英德伦敦空战的武汉空战,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宋美玲女士为鼓舞官兵士气五次赶赴武汉前线差点被日本人炸死。七十年过去了,大家只知道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却不知道在他之前已有不少人提出过类似的理论,其中就包括蒋介石(31年)和蒋百里(36年),毛只是借鉴后加以改进(38年)。
七十年过去了,也许中国人从来就没有认真的想过为什么作为中流砥柱的领袖在抗战期间除了一篇论持久战和几次讲话外几乎没有其他作为。他从来没有上过一次抗战前线,从来没有直接或间接的指挥过一场对日作战?(说的漂亮不等于做的漂亮)
七十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发出过这样的疑问:55年授衔的共和国将帅们都少有抗战的经历。而国民党高级将领几乎个个与小日本干过。七十年过去了,在大陆的主流媒体和教科书上没有把抗日战争的所有战役完整的介绍过一次,甚至连起码的大事记也没有。七十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看过日本的投降书?难道就是因为上面写着大日本皇军向国民政府投降向蒋委员长投降之类的字眼?七十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8月15日对这个百年来饱受屈辱的国家意味着什么?七十年过去了,也许我们自己对那场战争都已经遗忘的差不多了。在一次纪念抗战六十周年的访谈节目中中央台邀请到了几位飞虎队,那几位老飞机员显然有点 “不识时务”,大谈特谈当时怎么与国民政府和国军合作抗日的,说的是口若悬河,激情澎湃,丝毫不顾忌中国执政党的脸面。也许是谈的太多了,于是主持人插话,问他们当时有没有听说“延安”“共产党”和“毛泽东”,那些傻了巴几的美国老兵一个劲的摇头,场面有些尴尬。这个节目在中央九套播出过,看过的朋友应该都清楚。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白严松在台湾访问连战时的情景,当连战谈到抗日的时候紧张的气氛再次出现,我们的小白拼命将连主席的话头打住,场面甚是好笑。我想问一句:难道抗战的历史真相就真的那么可怕?真会威胁到政局的稳定?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恐怕我们过去的宣传真的是有“问题”了。七十年后的今天,大多中国人只知道平型关、百团大战,卢沟桥、台儿庄、再加上南京大屠杀,要知道这几场的作战都是中日战争中的次要作战,甚至连会战都谈不上。假如中国人自己都搞不懂抗日战争的历史的主流与重心,日本人当然也就乐得敷衍混过了。假如中国只靠「麻雀战争」、「地道战」、「地雷战」来对抗日本的大军,中国哪里会有出席开罗会议、发表波茨坦宣言、成为联合国创始四强、以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与资格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去年诺曼底纪念仪式上佩戴着勋章,意气风发的二战老兵.
究竟是什么使我们一次次把阶级矛盾凌驾于民族矛盾之上。难道所谓的“意思形态”真的能把中国人的心理扭曲到如此地步.往者虽已逝,来者犹可追。那些国军的抗日老战士应该得到尊重,哪怕是迟到的尊重。这份记忆属于他们,也属于这个国家,属于这个民族,属于子孙后代。但我们错过了,错过了最后弥补遗憾的机会。也许是出于某种压力或心理,对那场战争我们正在遗忘,而且是有“组织”的,有“选择性”的集体遗忘。
七十年过去了,我们都应该扪心自问一下.

感谢网友meiyou的投递
转自:叶落尘天

阅读全文...

拾到一张银行卡

  在杂谈上看到了一个盗刷信用卡的帖子,这世界傻子太多,总是有形形色色的卡被遗忘,拾到者要么贪小被人唾弃,要么拾金不昧被人赞扬,不过做好事也未必都有完满结果。
    
  我就遇到过一次,绝无虚构,去年9月30号下午我在靠近地铁站的一家工商银行取钱,发现ATM机插卡口里有张卡,拔出来一看是张工行借记卡,然后打算交给银行工作人员,心想没准儿丢卡的傻叉一会儿想起来会来找,结果发现才4点多钟营业厅的铁门就已经下了,砸了半天里面也没动静,眼看就开始交通管制了,我就没久留,自己取了钱带着捡到的卡就回家了。一到家我就打电话到95588,把事情跟客服说了,客服说代表银行对我的义举表示非常地感谢,还说会对此事做出妥善的处理,跟我要了联系方法让我等消息,又对我的配合表示万分的感谢。
    
  10月3日,接到一个电话,一个女的说她是失主,要和我约个地点把卡拿回去,我告诉她我正在外面旅游,离上海好几千里地呢,最早最早也得8号下班后才能给她,让她干脆挂失作废算了。她说银行方面也要她挂失作废,但不行,她身份证也丢了,挂失和开新卡都得有身份证,所以想和我私下解决。我觉得很奇怪,电话挂失不是有卡号和密码就行了吗?等新身份证办好再去营业厅办个正式手续呗,她还是不肯,说长假期间不受理补办身份证,时间太长没卡不方便,最好不换卡,要我8号还到那个营业厅还她,我琢磨着反正离公司不远,就答应了,约好在营业时间见面,有银行工作人员在场,是不是冒领跟我就没关系了。
    
  8号下午,我请了个假过去,把卡交到柜台上,跟工作人员把事情交待了一下,要求工作人员监督,让她报出卡号和密码,都通过了,还真的是失主,这时候让我胸闷的事儿来了,她说余额不对,少了 2000,我解释说和我没关系,我要是真有这个心的话,卡在我手里这么多天就一分都不剩了,会不会是她记错了,再说也可能是别人先取走的呀,但她非说是我搞的鬼,3号那天不肯还卡给她的时候她就开始怀疑了,还说什么本来想出点钱表示表示感谢的,没想到我是这种人,又大呼小叫让保安不能让我出去。
    
  靠,我当时让她气得直哆嗦,这他妈傻娘们儿简直太极品了,我咬着牙强压下抽她的冲动,要求银行查一下监控录像,查一下我是怎么捡到卡的,怎么敲铁门的,查查95588的录音,再查查从我捡到卡到8号账户到底有没有交易,我就不信我洗不清了。查来查去,又打了张明细单出来,卡到我手里以后确实没交易,突然她脸色儿变了,吭吭唧唧说确实记错了,请我原谅,也不是我器量小,当时实在控制不住了,指着她鼻子骂,你她妈怎么没笨死!我原谅你妈个B。
    
  现在想想还觉得寒,一是居然遇到了极品中的极品,二是最后那句脏话我居然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脱口而出,实在敬仰我自己。在此建议各位兄弟姐妹,在有生之年捡到银行卡的话,别像我这么傻B,还陪银行陪失主走流程,抄起剪子咔嚓了就完了,能做到这一点,你就已经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

作者:七弦走音

阅读全文...

2008-07-03

掠夺式经济使中国中产阶层迅速消失

  中国政府似乎总是习惯于以夺取一个或数个阶层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得一个阶段的经济发展,毫不例外的是,国家政策的掠夺目标总是指向那些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缺席的阶层。建国后的前三十年,中国政府以广大工农阶层创造的所有剩余价值为代价,建立了新中国现代工业基础。时间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历史还是惊人的相似,这一次的掠夺对象是整个中下层国民。
  
  1994年,朱镕基总理看到一方面是庞大的居民储蓄额,另一方面是萎靡不振的国内市场。他决心刺激消费,于是就有了教育改革、医疗改革、房地产改革。因为这些都是必要消费,弹性小,所以人民必须买单。消费是刺激上去了,但后果更严重。由于基本生活保障昂贵,人民生存压力巨大,金融保险又没有跟上,使得民间消费和投资返而变少。从中国股市99年大跌可以看出,民间资本大量流出,返回银行。一般来说,工业化过程中,储蓄率下降才对,但由于中央政府政策错误导致储蓄率畸形攀高,一方面,投资萎缩使得工业部门融资困难,利润下降,政府必须调低利率以维持工业生产,导致利率低于通胀率,人民因为没有理想的投资渠道而导致存款白白损失。另一方面,企业利润下降,还款能力低下,由于通胀高于利率,使贷款有利可图。大量贷款以不正当方式流入非工业领域,特别是房地产业,最后由于开放个人住房贷款,使相关产业所占贷款额极高,造成积重难返。由此,中国又一次财富转移开始了,从人民萎缩的存款,从衰败的工业,流入房地产开发商手中。
  
  从上一届政府开始,“甩负”就成了中央政府的主要工作。政府要甩掉国有企业的负,于是不惜单方面撕毁与中国产业工人几十年的默认契约,致使百万国有企业工人下岗。政府要甩掉教育的负,财政对教育的支出大幅度减少,于是学校只好自己想办法,教育收费越来越高,中国教育便向穷人关上了大门。政府要甩掉医疗的负,于是医疗收费越来越高,穷人便越来越看不起病。政府要甩掉住房的负,于是取消福利分房,商品房房价在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的合谋操纵下,渐渐成了老百姓的噩梦。
  
  中央政府甩负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增收。两税制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央政府直接对地方征税,地方税收分开征收,这与过去由地方税收上缴不同。这样,中央财政的口袋迅速鼓起来,而地方税收却大幅度减少,且中央财政对地方的反馈却不成比例。另一项所谓的"改革"是财政下放包干。这包括县级和基层政府一方面必须上缴上级政府定额税收,而县级和基层政府的财政预算必须自己解决,上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是不管的。由於政府规模急速扩大,基层政府为了维持自身运转,就对农民任意征税,残暴压榨农民,这是导致广大农民在九十年代中后期急剧贫困的直接原因。内地经济的空心化,农村的荒漠化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本质上就是对低收入的一种掠夺,大量的财富被掠夺,使得地方政府根本不足以支持自身的发展,存活都成了一种奢望,事实上就是从那时候起,地方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保障财政收入,把自己放在了社会的对立面。
  
  财政下放包干的另一个后果是,地方政府既然自己解决财政预算,便理所当然地可以自行开征税费。而上级政府既然不管它们的财政,自然对它们的控制能力减弱。政令不行,各自为政。便成了那以后中国各级地方政府的一个特色。
  
  和古代司马光、苏轼等名臣“藏富于民”的思想不同,我们的政府实行的是王安石的“夺富于民”的政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忘记了自己“公共服务机构”的本质,纷纷以创收为目的。把国家当企业来做,把政府当赢利机构,各地政府都市场化运作,才有了卖地这种蠢行,医改毁了一批看不起病的人,房改坑了大部分中国人,教改祸害了百年人。最主要的是,教改堵死了穷人家唯一的出路,中国为何千年来无真正的长期分裂而能保持大面上的一统,这跟穷人家有科举这个改变生活的途径密切难分。而现在,这唯一的出路也被堵死了。
  
  政府想尽一切办法,从民众并不充裕的腰包里掏钞票,可惜,在中国只有公务员才能全额享受社保医保住房等保障制度时,能指望民众大肆消费吗?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大学生,毕业后家底基本已经被教育产业化掏光了,大部分农村大学生毕业后开始替家庭还债,在本科起薪800元的年代,能指望民众大肆消费吗?在不吃不喝二十年才能买到一套小房的年代,能指望民众大肆消费吗?在一次感冒就要花去半个月工资一场大病足以让一个家庭倾家荡产的年代,能指民众大肆消费吗?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住房改革这些都不够了,政府使出最后一记狠招,水电油气煤全面涨价,彻底刺激消费。当然现在还只是苗头,但是,这是尽早的。
  
  于是便有了如一个叫“网上行1976”的网友所说的言论:
  用房子把你的钱掏空,没钱教育下一代生了儿女还打工!
  用房子把你的钱掏空,没钱治病毁灭人口计划才能成功!
  用教育把你的钱掏空,没钱住房子让资本家当你的房东!
  用教育把你的钱掏空,没钱治病让你横尸太平间中!
  用医疗把你的钱掏空,没钱住房子让你浪荡不得片刻安宁!
  用医疗把你的钱掏空,没钱治读书让你不懂啥是精英!
  
  对于处于中国社会中层的工薪阶层而言,我们必须准备承受越来越昂贵的住房、教育和医疗,必须承受越来越多的税,必须承受在政府垄断下的水电油气等生活必需品的涨价,必须承受我们的住房公积金和养老金早已被贪官蛀成了空帐户或者转移到了海外,必须承受由于储蓄利率低于物价膨胀率而导致的财富不断缩水。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今天一个上海的白领,当他以十万的年薪,穷毕生的积蓄而买不起一套房子的时候,我们要问一句:我们中国的中产阶级在哪里?
  
  关于中国已经诞生中产阶级的欢呼刚刚开始便偃旗息鼓了。或者也可以说,中国中产阶层刚刚出生便夭折了。而这时,中国社会的荒漠化才刚刚开始。
  
  当一个社会的中下层人民被政府的政策强制赶向社会底层,当这个社会所谓的白领也因为买不起一套房子而不得不荒谬地归入贫困阶层的时候,社会就真正的荒漠化了。整个社会只剩下两种人:受到体制保障的既得利益阶层,体制外的作为掠夺对象的无保障阶层。
  
  煤气要涨价,养老金要全部由个人支付,买个旧房子要交二手房交易税,房贷利率要不断上调,……面对所有的这一切,整个中国沉默不语,因为没有哪个人的声音大到足以让国家机器听见。也许冥冥中有一道冰冷的目光在注视着中国,看着这个国家颁布的一道又一道奇怪的法令,看着它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国已经没有经济上的所谓“中等阶层”,当这个社会的一少部分人公开地掠夺大部分人并且同时奇妙地使大多数保持沉默的时候,甚至有没有“公义”也成了一个问题。对于这种现状,我想我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用一个网友的言论来结尾:
  
  十年前,中国是一个欣欣向荣,充满活力的国度,每一个人,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然而现在去问一下,还有谁对中国有信心?无数的财富,不是被转移到国外,就是消耗在夜总会、豪华酒席上,人们争先恐后地逃离这块大陆,就象抛弃一艘将要沉没的巨轮,逃不掉的每一个人都在做末日的狂欢,拼命压榨和拼命挥霍构成了整个中国,有谁曾想过,中国的明天在那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