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29

2007年4月大事盘点

  在2007年4月16日之前,三峡工程是前一届政府最大的政绩和形象工程,关于三峡的口径是高度统一的,都是说三峡大坝利国利民,没有造成生态问题,重庆大旱与三峡无关,武汉随州地震与三峡无关,等等。4月16日风向突然变了,新华网、网易的主版头条都是关于三峡工程的负面报道:使生态急剧恶化、诱发地震等,若没有高层指示,我想这报道应该不是这样做的。中科院报告之后,中青《长江建坝危机》南都《重庆断航与长江水危机》经济观察《中国江海污染报告:黄河长江港湾成“死亡区”》等报道,都将矛头对准了三峡工程。有个媒体也许可以舒颜一笑了,那就是《南风窗》。《南风窗》几乎每年都会做一个关于三峡的报道,主题都是认为大坝弊大于利,我每次都惊奇这稿子居然也发出来了。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独立特行的个别媒体始终如一地坚持了自己的价值判断,这才是一个对读者对历史负责任的媒体。然而如今事已至此,批评有什么用呢,难道炸掉大坝不成?    
  不过我想,中央力陈三峡大坝危害,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南水北调”也。南水北调预计耗资远超过三峡工程,但对生态的急剧破坏却也可想而知,它是上一届党中央作出的集体决定,已经投入巨额资金,本届想要放弃上马却也阻力重重。
    
  4月3日的《中国青年报》报道说,重庆新规定,领导活动不上头版,头版要放贴近群众服务基层的报道,好评如潮。但这侧面证明,中国的报纸还是掌握在党政领导手中,哪个版面写什么不写什么,都有党政领导预先规定,不从规定者下课。《信息时报》走到另一个极端,头版全部用来放一个让无数人痛恨的房地产商的商业广告,这个广告也许值100万,这样行不行呢。我没有查到相关规定,不过我估计,以中国关于宣传的法律、规定、政策、讲话、文件、成例、请示批示、精神之多,肯定能找过一个规定说,禁止头版头条做纯商业广告。不过换句话说,中国的规定虽多,但蔑视规定也没有人追究后果的。

  现在是27日凌晨,周五,再过两天我就得出趟远门,不得不提前将4月发生的新闻界琐事一一道来。如今,网易评论排行榜第一名的,不是河南警察杀人,不是广西检察官杀人,不是大学生或押钞员持枪杀人,而是南京小区业主杀狗母狗救子,评论量已达1万多条,直追当初高莺莺之死的报道。
    
  遥记去年,据说为了迎接奥运会,全中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打狗运动,无数狗类惨遭毒杀,当时主旋律就是狗咬人传播狂犬病。这种主旋律本来就是有问题的,这种压抑的网络情绪在今天的新闻中集中爆发了,所以,人杀狗仍不失为一条好新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绪,需要这种新闻来引爆。类似的新闻,如方山全县关闭网吧报道,引爆的是关于网吧是与非长期以来持续不断的争论;钉子户报道,引爆的是关于非法拆迁严重不满的压抑的情绪。新闻本身并无多少价值,但是此新闻代表的类现象,却正是热点中的热点。
    
  我这人的新闻观比较怪,我以我奇怪的新闻观对中国新闻媒体指手画脚大放厥词,我希望能有人出来说“不”。
    
  我认为优秀的新闻调查,新闻思想要优先于具体调查。当巨大的考核任务无法完成时,我就会认为,桌子上放的这个杯子里有很多新闻故事等着我去调查。调查可能会发现,这是史上最牛的茶杯,或者这是沾有高天虎DNA的茶杯,或者这个茶杯里面不是茶而是尿,再或者,制造这个茶杯的工人的计时工资远远低于国家规定标准还低于肯得基麦当劳,还或者,设计杯子的人的专利技术早已被侵犯无遗。当需要调查这个杯子里装的葡萄酒是不是来自新疆时,我就开始各方求证,最后我几乎有99%的把握证明,里面的葡萄只有三颗,而且来自酒厂一尺之遥的小村。新闻写到这里时,无数的新闻会继续涌现,管理部门是怎么监管的,监管者是怎么腐败的,腐败者背后的制度设计是什么,这样的制度漏洞在哪里,新的立法是什么,立法者的考虑是什么,凡此等等,皆由眼前一个杯子衍生而来。“茶水验尿”我仍然认为是年度最佳新闻之一,它体现了“思想引领行动,行动验证思想”的新闻调查方向。当然经本月医院联合抵制后,也许某杂志会评这是年度“假新闻”。
    
  经常听见有人说缺乏“料”。其实有很多机关每天有无数的料,只是记者去不去挖掘了。省会城市的高级法院、中级法院,门前的布告栏、显示屏里藏着无数的独家猛料,一般你只需看看原告、被告、案由就能看出其新闻价值了。类似地方有规划局、工商局、检察院、信访办,等等。有的地方出思想,这些地方更重要,如政协、统计局、科研处、参事室、政策法规处。
    
  高校是出新闻的地方,但若没有思想指引你就得永远等猛料出现。什么是猛料?惊世骇俗的思想才是猛料。有人提出“高校破产论”,这个思想你只要去验证,会调查到无数的例子。吉大“破产”了,清华、北大、武大、南大没有“破产”吗?思想为王。有很多关于高校的思想,只要你去调查,总能找到对应的猛料,比如高校后勤改革失败论,比如二级学院怪胎论,比如大学生就业成本高于学费论,还如大学生医疗保障落后论、学术官僚化论、高校经营垄断论、大学生心理疾病严重论。凡此等等,这些思想宛如指路明灯,无新闻时可以发现新闻,有新闻时可以把新闻做的更好。当你看见一个组织给白血病大学生捐款时,你便该想到,这不过是高校无法对抗重大疾病的个案之一,你该想到国家拨给一所高校一年的费用实际只够一个大病学生,那你应问商业保险为什么无法进入,陈旧的医疗体系是否改革。只有你有了这些思想,你才会去想到深入调查,才会做出优秀的调查稿件。
    
  周刊周报的天然责任就是做深度调查。现在很多周刊周报有个倾向,哪里有新闻热点,记者便扑向哪里。新闻不是孤芳自赏,记者应该追逐热点。但总编将一个记者调往新闻热点最前线时,他是在经历一场冒险,一个巨大的冒险。4月某日时,我站在报亭前,看新闻周刊、南方人物、了望东方、三联生活都做了3月末的新闻 “最牛钉子户”和杨丽娟追星的报道。没有一件是成功的,无论如何反思,如何深入,如何找角度,如何想去推波助澜掀起更惊天巨浪,当报道进印刷厂时,都已经成为旧闻。周刊的记者素质并不更高于日报记者,两者只是写新闻的侧重不同罢了,日报记者在事发现场可以把最新鲜的事实在第一时间传递出来,而周刊有天然的时间劣势。采访、成稿、上版、印刷、发行,总得三四天时间,读者看见稿子的时候,离采访已经至少4天,这4天里已经有日报每天报道的最新消息,里面往往充满难以预料的变数。“追星”的报道从跳海到最后直指南都、网易等参与制造闹剧,都是日报所报道出来的,周报周刊的参与完全是做无用功。但若我是总编,我却也要赌,赌我们记者能拿到独家猛料,赌我们能做出最牛报道。赌的资本是投资方允许我赌,就算完全失败,不就是万把块钱嘛。
    
  4 月19日,一向不进行热点新闻竞赛的《南方周末》“参赌”,采写并报道《美国校园血案给亚洲人带来尴尬》。在西祠上,这个稿子被老宋(宋阳标)画了个大花脸,我们看到,这个稿子要么是匿名消息源,要么是转摘他人报道,要么则立论成问题,几乎看不到一点亮点,可以说是完全失败的报道,这跟放弃报道又有何区别?
    
  4月中旬,在杨丽娟事件渐渐淡出人们视线、最牛钉子户落定尘埃的时候,《南方周末》的头版报道出台了。对记者来说,这两件报道已经算是无可挑剔了,角度奇特(谈重庆政府公关),调查细致(到了杨丽娟老家),但对于报纸来说,这仍然是失败的报道,理由是,几乎没产生也不可能产生什么反响——人们关心的时候你没有报道,人们已经不关心的时候你说的再天花乱坠谁去听呢?在热点新闻前,各兄弟单位拼的就是速度,谁最先面对读者,谁就是百米赛跑的冠军。看着南周的报道,我眼前浮现的似乎是一个盛装的美少女妖娆妩媚地慢慢靠近赛场终点。我常常惋惜,南周的记者4月初如果被派去调查广州社保案、周口警察杀人案、山西稷山干部举报获罪案,该能做出多么精彩的报道啊。
    
  时间迟滞而又无事可写时,就进行传媒批评,这已经成为《南方周末》近两年报道热点的经典模式之一,还如黄静案等,南周的报道不是针对事件本身,而是写传媒是如何介入和传播事件,并分析其他媒体记者的功过是非。南周似乎不是在办报,而是在开一个传媒学院,新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太cctv了。
    
  《南方周末》介入热点报道的《体彩丑闻显中国彩票运行积弊》和《民主与法制时报》报道的《解密中国通缉令悬赏机制》,算是周报追逐热点事件的成功范例。当然比起日报铺天盖地的报道,它们也并没有能独领风骚屹立浪头。邯郸农行5300万现金被盗事件最大的受益者是举报者出租车司机和一个店经理,他们获得20万的奖励,而受打击最大的不是银行,而是邯郸的彩票业,作案人把其中的4300万都拿去买彩票了,居然从没有中过大奖,连100块钱的奖都没有中过,这让人如何敢再投资买彩票?两个周报一南一北,两个头版相映成趣。
    
  一份报纸杂志偶尔出一两件精彩报道不难,难的是期期都精彩,篇篇都精彩。如果说《民主与法制时报》离这个目标有100步的话,那么《南方周末》离这个目标有80步,《南风窗》是60步,《财经》是40步。可能有人觉得中国不可能有刊物能做到离目标 10步以内。那我举一本刊物离目标的确只有几步之遥了,那就是新华社最高密级内参“国内动态清样”,它就是“期期都精彩,篇篇都精彩”。
    
  除非“动态清样”以“高莺莺案是冤案”角度报道几次,高案才有完全倾覆之可能。但一次与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谈这个问题时,他们已经十分倾向襄樊方面的结论。高天虎在襄樊受审,罪涉诬告陷害,被诬告的人是宾馆老板,后果是使她营业受影响。法院速审速判,罪名成立,判刑一年。襄樊政府把这件事往越来越荒唐离奇的地步推进,谁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动机。但很多专职深度调查的媒体(除《南都周刊》外)放弃了继续跟踪。我以为应当追踪。《民主与法制》的“九问”之后,凤凰曾子墨,南都贾云勇,了望东方朱国栋等所跟进的调查,都产生了更大的影响,而且使事件一步步登峰造极掀起更巨大的舆论声浪。我想,了望东方派遣朱国栋第一次去襄樊时,应该没料到高天虎被刑拘了,而当报道发出来时,无数的人同时记住了“了望东方”这本杂志的名字。所以,这还是在赌,而且赌赢了。类似的,媒体持续追踪的义乌本色集团吴英非法集资案牵出大批官员名单、国家药监总局局长郑筱萸受贿过千万,都是热点之中参与豪赌最后决胜胜出。
    
  记者应该具备两种胸怀,对个体的悲悯之心,对强权的抨击之态。这不仅仅是指高莺莺之死个案,还指一切舆论监督锋芒所指。《信息时报》发的香蕉癌症文以及去年的西瓜注水文,令蕉农、瓜农惨不堪言。本来讲的是香蕉癌症,但是传播过程中却变成了人患癌症,要是把这个评做“假新闻”对作者来说十分冤枉,但我觉得,消息是否真实倒不很重要,关键问题是西瓜注水类批评文章,指向的是没有发言权、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民,无论批评对错,他们除了倾家荡产最后获得精英们的几声同情外,还可以拿什么来对抗舆论监督?农民是最脆弱的个体,他不像医生有卫生部为他们澄清“茶水验尿”是假新闻,不像政府官员求助宣传部发文封杀,也不像安利、完美之流可以直接收买媒体,也不会占据天涯凯迪西祠为自己辩解,他们只能莫名其妙地承担由新闻而来的全部后果。类似的,媒体批评杨丽娟、批评佛山灭门杀人犯、批评高天虎、批评卖花女扰乱社会秩序、批评民工上演跳楼秀、批评一个小饭店有苍蝇、批评妓女不该卖淫脱衣,都是针对没有任何舆论反击力的人,这种“安全的批评”实际上媒体把自己置于高尚的地位充当教化工具进行一种道德说教,根本算不上舆论监督。真正的舆论监督,必须是针对批评对象有舆论还击力的,这种批评才有意义。
    
  我认为世间万事并无真正的是非,读者所见的是非只是记者的是非观而已。如上面说不应批评农民,但是若“注水西瓜”真的存在,危害身体健康,那如何能不批评?也许有人举例说,非法小煤矿就是“非”,应该批评、监督、关闭,4月16日河南平顶山一个小煤矿一次事故就死了32个矿工。那我要说,大企业一样有安全事故,君不见铁岭特钢一包钢水夺命32条?安全与否与规模大小无关。另外,还有的小煤矿投入巨资经过多次安全整改,但是政府就是不颁发合法证照,逼其“非法”生产。还有的则是部门勒索不成,就拒发许可证。这都是行政许可法的范畴,错者是政府方面。安全与大小、证照无关。在此前提下,小煤矿一样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记者,你可以选择打击小煤矿,也可以选择批评政府执法,但都应取决于你的采访情况。
    
  温总理本月访日,国内媒体于是竭力营造“中日友好”的气氛,腾讯更是推出了“关于日本的66个不实传言”,强力替日本平反,媒体媚颜无耻至此,让人无话可说。总理访日韩,更大的层面上仍是为化解台海危机所做的最后一次努力,台立委李敖发表演讲说,大陆现在有能力阻止美日介入台海战争,告诫人民别对“防御”存在幻想。但是台海大战若不可避免,中国的威胁还不仅仅在于美日,君不见越南本月在南海一再造次蠢蠢欲动么。台湾“机要费”案引起举世关注,评论都认为,马英九的安全,等于2008年台海的安全。
    
  “安全”与“不安全”或许根本就是个伪命题,银行里储户会被押钞员打死,大学校园里同学会被同学打死。4月16日的美国校园枪击案,死亡33人,众多门户迅速制作了专题,主题是美国枪支管理泛滥,以往的美国校园枪击陈案自然也被翻了出来。这简直是一个新闻人的习惯反应。一个法官腐败会把以前的司法腐败全翻出来,一个灭门案会把经年的灭门案全列出来,一个“官官相杀”则会翻出建国以来的全部类似案件,一个空难会列举10次空难,一次地震会列举50个地震,编者试图通过系列个案唤起人们对现象背后制度的反思。而我想说,这只是一个特殊之极的个案,无关民族、宗教、制度、文化。4月17日早上的新闻竞赛中,中新社转述报道说,枪击案凶手是中国留学生,然后迅速被辟谣,说此消息未经证实,只确认是亚裔学生。当日晚上,则证实确实凶手是韩国学生。中新社胆子一向很大,这次恐怕要挨中宣部狠狠一顿批评了。
    
  4月24 日果真不吉利,网易的主版新闻4个都是关于死亡的: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因心脏病逝世、一个拥有32个情人的老女人裸死床上、广西法官全身伤痕死在检察官、重庆车祸26人死亡。《长沙晚报》的“32个情人”报道遭不少网友质疑——我们的网友见多识广,对新闻的真假也逐渐有了独立甄别的能力。《南方都市报》的广西法官被打死报道虽然基本是转载中国法院网,不过自有其震撼人心处,公务员的维权一向都是空白,他们往往只有一个途径,依赖潜规则盛行的组织,但这个组织效率极低又大而无当,在针对弱势的尚可独当一面,针对另一个强权组织,只能徒叹奈何。
    
  4月份出的“假新闻”似乎太多了,不停的看见辟谣的声音。除了前面说的茶水验尿、癌症香蕉、凶手是中国人外,还有,《财经》说上海建委党委书记被纪委调查,《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辟谣说,他从来没有接受什么调查,不过是回家看望生病的老母亲了。《信息时报》借体彩管理中心的口头版头条出来“辟谣”,说《新快报》报道的“赛马将重出江湖”是假新闻。《瞭望东方周刊》报道的完美产品致死案,完美通过《信息时报》等媒体及权威官方部门出来辟谣,说那是假新闻。有部小说叫《重庆空姐》,里面虚构了一个空姐集体看三级片的情节,结果被媒体以新闻形式转载,这是个不折不扣的假新闻了。“天涯”写手编造了一个故事,说卖淫女10年资助300个贫困生,长相酷似王小丫,台湾《联合晚报》居然当作新闻给刊登了出来。《南京日报》有个关于刘亦菲签约好莱坞的娱乐新闻,《新京报》调查核实说这是个假新闻。
    
  诸君,你能根据《信息时报》来评选《瞭望东方周刊》的“完美”报道、《新快报》的“赛马”报道是“假新闻”么,你能根据《新京报》的调查就认为《南京日报》制造了“假新闻”么?凭什么证明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哪个更权威?然而,上海《新闻记者》杂志评选所谓的年度假新闻,哪一条不是依据一个报纸便判定另一个报纸是“假新闻”呢?如一家报纸说xx起诉xx,另一家报纸问xx,xx说没这回事,然后《华商报》的前一新闻就当选为“2006年十大假新闻”的第一条新闻。类似例子举不胜举。真相是什么?真相必须要经过艰苦的一线调查才知道。真相有很多可能,比如xx在撒谎,还如后一报道是捏造的,简单依据一个报道去判定另一报道是假新闻,幼稚可笑而又可气。
    
  《信息时报》头版头条批评《新快报》做假新闻,《新快报》次日反击,称《信息时报》在捏造事实,有关部门根本没有“辟谣”和指责《新快报》的报道。如果我不提这一段,或者新快报不这样强烈反击一下,那么大众都将认为,“新快报做了假新闻”。所以,依据后一个媒体去评判前一个媒体做“假新闻”,是一种很靠不住的思维方法,後一个更可能是真正的假新闻。当前凡有舆论监督,都有辟谣声,往往前一个做舆论监督文章的媒体囿于种种限制如宣传部发文不得不放弃追踪,要是有人就此就认为“三峡大坝无裂缝”,那只能说他无知或心怀鬼胎了。
    
  广州日报集团旗下的《信息时报》是4月份的风云媒体。4月20日,《信息时报》头版整版都是一个广告,顺德地产“碧桂园”上市的广告,它甚至都懒得以新闻形式去表现,而是做了一个纯粹的广告。恕我孤陋寡闻,这在建国后的中国大陆的媒体是没有成例的,所以这期的《信息时报》可以收藏研究之。
    
  听说“大连万达”准备入资《华夏时报》,该报编辑部重新整合,版式设计也将有很大的变化,拖欠许久的稿费工资据说也在陆续发下来。《华夏时报》一度叫好不叫座的局面5月后或许真要改变。资本家入资报纸,能得到什么利益回报呢?如以当前的出版、宣传政策看,都对投资人极端不利,不能控制采编,不能控制版面,不能。《法制早报》改成“周末”版,员工跟报社打官司,记者的家里“张家成、梁玲”成了大名人,其实我现在也没闹清楚他俩是干啥的,只知道很出名。一样原因出名的还有鲁宁平、“中国左联”周群,每天被“中国名记”徐祥追着骂。
    
  我希望我写的2007年1-12月大事盘点可以成为中国21世纪初的一个横截面,10年或者20年后回顾这一年,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在这个社会的矛盾和压力。可惜写的“1月、2月、3月”大事盘点的命运都不好,在西祠每次都得向管理员打招呼才能通过审核,如今3月的盘点还是被系统删除了,准备重发一次,在百度空间发布的,则总是被屏蔽掉,外人一个字也看不见,只有我自己可以看,在网易博客也是每次都无法通过审核,不得不每次找管理员放行,实在不知道哪些词已经成了敏感词。我只知道有一个报纸名字是绝对的敏感词,在哪都会遭遇审核,那就是“民主与法制时报”,这只是中央政法委所属中国法学会所办的一份官方报纸而已。

原发:天涯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