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31

油价与国际接轨的问题

以下是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韩文科所长的研究成果。

2008年1月,韩文科说:我国油价必须与国际接轨。
  韩文科指出,目前我国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要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加快价格的传导作用,进一步发挥市场对油品供需的调节,同时形成有利于节能和环保的价格机制。 ”(《发改委能源所韩文科:应尽快研究出台燃油税问题》2008年01月04日中国证券报)

  2008年11月,韩文科说:我国油价不能与国际接轨。
  “针对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实时联动机制,韩文科表示,这种机制短期内不会建立起来。因为联动机制背后的潜台词是价格一步到位,与国际油价接轨。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什么价格都与国际接轨,这不太现实。”(《发改委专家:成品油价与国际接轨不太现实》2008年11月24日市场报)

前者正是国际油价从80美元涨到147美元的时候,后者正是从147美元跌到50美元的时候。

阅读全文...

2009-01-30

招聘“沟通员”

  本报讯(记者 张瑜琨 通讯员 袁绮泽 姜永杰)“我招人主要是陪儿子聊天,陪他玩。”昨天上午10点,在中南路发展大厦3楼的一场招聘会现场,一位张姓女士称希望招聘一位“沟通员”。 
  张女士介绍,19岁的儿子在武汉某大学读书,平时在家很少和父母交流,现在脚受伤不能去上学,他们又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儿子。“男女不限,思想品质要端正,要有良好的沟通与开导能力,认真负责有耐心,性格温和,合格者月薪面谈。” 
  在面试应聘者时,张女士都会问对方是否谈恋爱。“谈了恋爱心思就不会放在工作上。”现场一中年男士对张女士的招聘职位提出了疑问:“张女士应该为儿子找位心理咨询师。”但张女士婉言谢绝,她认为儿子只是不想与他们交谈,并没有心理问题。

阅读全文...

2009-01-29

30年来武汉第一高楼变迁记

  汉口水塔     1978年 7层  高41.32米  位于汉口中山大道前进五路 
  晴川饭店     1986年 24层 高88.6米   位于汉阳长江与汉水交汇处 
  泰合广场     1996年 47层 高176米   位于内环线上的汉口武胜路口 
  国贸大厦     1997年 57层 高212.5米  位于建设大道上 
  世贸大厦      2000年 60层 高248米   位于汉口武汉广场旁 
  民生银行大厦  2009年 68层 高336米   位于汉口新华路 
  葛洲坝国际广场 在建   69层 高350米   位于江汉区航侧村 

更多,可下载武汉晨报的报道(PDF)

2009-01-27

学生考试不及格 老师公开道歉

  本报讯(记者 何辉 通讯员 朱建华)因学生期末考试没考好,昨日,武汉一所高校的老师就公开向学生道歉。
  据介绍,去年12月底,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商学院会计专业2006级的学生考完《中级会计实务》后,有学生在网上发帖抱怨,认为“题量大”和“题太难”。
  “部分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责任在教学上。”1月1日下午,会计系主任陈鸿琦向学生致歉。陈鸿琦介绍,学生不及格率相对较高,不及格率约为15%。
  公开道歉在学生中引发热议。学生胡慰称,“学生考试没有考好,老师出来公开道歉并安慰学生,让人感动!”

阅读全文...

正义有时就在突破一个“某”字

2008年12月17日揭晓的《新周刊》年度新锐榜上,简光洲这个对公众来说还有些陌生的名字,力压群雄成为该榜“年度新锐人物”,这是这份以新锐和时尚为标准的排行榜,第一次将这一殊荣颁给职业记者。

简光洲,并不是“三聚氰胺”奶粉的始发现者,他所在的媒体也不是最早捅这件事情的。但他们却是第一个点出了“三鹿”这个号称价值150亿人民币的品牌名称。而此前,许多媒体的报道,都是以“某”品牌,隔着靴子挠了几把。可以说简光洲的成功,就在于打破了一个“某”字。

而打破这个“某”字,远不是说一句话那么简单,如果真是那么简单的话,我们就无法解释,大量充斥于媒体的“某”字是如何成为风尚的?制假造假的某品牌;打了客人的某商家;不作为的某官员;贪官的某情妇。在一些媒体上,某字的用法,已到了滑稽的地步。曾有一家报纸,因为避讳太多,在同一篇文章的一段话里,曾出现过“某某和另一个某某”这样的经典句式。

新闻几个“W”中最重要的“W”——Who可以因这样那样的原因被隐去,客观真实变成部分真实甚至反真实,真相经修剪之后,以模糊的面孔呈现在读者面前,语焉不详的报道,让读者看不到真实的情况,而陷入越看越迷糊的混沌状态中。

简光洲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个人的,这是他和他背后相信“新闻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的力量。他们用行为向媒体从业人员们证明了,成就一番新闻功业并非挟泰山过北海那么难的事,它有时其实很简单———简单到在心理上突破一个“某”字而已。(曾颖 成都 编辑)

2009-01-25

网管办的陈华是个什么样的共产党员?

也许年纪太大,也许忙于给新华社写稿,我一般是不上网的。只知道网络媒体管得比较松,后来也看过一些网络上的文章,发现尺度放的确实比较开,如果不是年岁大了,总是觉得电脑这种东西很别扭,我也许会转到网络部工作。虽然没有到网络部,但对网络一直怀着很大的期待,当然网络很杂,也很开放,鱼龙混杂,应该有相对完善的管理,也说得过去。

在国外新华分社工作了九个月回到北京,感觉到不上网真的不行了,因为在海外看到的纸媒,也是我过去九个月主要的新闻源的报纸,在国内没有了,要上网才能找到。女儿听说我要上网,很热心地帮忙,更新了我的电脑,连接了最新的宽带,为了进入海外网站,还给我装了代理,说是可以突破网络封锁。虽然有点慢,但毕竟又看到了国内看不到的报纸。

晚上吃饭,儿女和我谈起了国内对网络的管理,她提到上个月在饭桌上认识的一位北京网络管理办的叫陈华的领导,女儿说起这个人眼睛就亮了。我一开始没有兴趣,结果才听了几句,就放下筷子让女儿讲下去,女儿反而有些迟疑了。最后我答应她,不写新华社内参,她才继续讲。

女儿说这位四十多岁的陈华大概是北新办的网络管理官员,他正在追求女儿的一位好友,女儿的好友和女儿同岁,今年23岁。陈华不但有老婆,而且本来就有几位不清不楚的女朋友,还在办公室里和新大学生调情,这些都是他自己在酒桌上吹嘘的。女儿的朋友之所以没有答应他,当然不是因为这些,反正现在的年轻人都是玩玩,只要你有钱,就无所谓。

阅读全文...

2009-01-17

再婚女子为再生育杀亲生儿

  36岁的李盈芳,曾是中国农业银行澄城县支行职工。1997年,和前夫曹亚军结婚生子曹一凡。2002年冬天,前夫不幸死亡,对于儿子的抚养问题,她和婆婆签订协议共同抚养,婆婆负责曹一凡的日常生活,她有权探视及短期照管。

  2004年李盈芳与侯某再婚并两次怀孕,却被丈夫前妻韩某告发违反政策而流产。

  2006年,丈夫的女儿春春(化名)以不上学为由,威胁父亲与李盈芳离婚,不准二人再生孩子。李盈芳产生报复的念头,出资7万元雇王瑞杰杀春春。11月23日,王瑞杰藏在春春家门口,趁其上学出门时抓住其衣服,准备实施杀害遭到反抗,只得逃离现场。

  李盈芳得知杀人未遂后,产生杀死亲生儿子的想法,以便让曹、韩两家互相猜疑,排除再次生育的障碍。李盈芳从家中找了条布带,王瑞杰驾驶租来的车辆,11月24日下午4时到澄城县百货公司,李盈芳将曹一凡骗上车,王将其拉至罗家洼乡公路,李盈芳借故离开后,王瑞杰将孩子勒死,抛尸于庄头乡曹庄村公路旁。同年11月27日,两人被当地警方刑拘。

阅读全文...

将婆婆赶出家门

如果你定期阅读《外滩画报》,寿命要比定期阅读《故事会》的读者高3岁。这话《外滩》的老总肯定爱听,但读者你恐怕觉得无稽。

不过若真的有条件做此研究(长期追踪调查),这个结论恐怕真成立。原因是《外滩画报》相对价格较高,阅读人群是所谓的中高端人士,《外滩画报》读者的收入和生活水准在整体上可能比《故事会》的读者要高,他们患病的机率要低、得到的医疗救护也要更好。《外滩画报》读者的寿命更高是可以预期的一个结果。

阅读全文...

2009-01-15

“诺贝尔奖得主巴黎宣言”是怎么回事?

  1月9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与韩国争“周易申遗”有什么错》一文,内容如题。文章这样结尾:“不妨看看世界上其他学者是怎样判断的吧: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巴黎,发表了举世震惊的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来,必须回过头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  《中国青年报》是节选,看网络原文,之后还有一句:“这段报道,不啻是掴在王博士脸上的一记响亮的耳光”。 
  为了对这一“震惊世界的宣言” 多些了解,我谷歌了一下。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这段话传播之广,引用之繁,有政府官员在国学营的演讲、企业家在培训课上的讲义、老中医为验方的正名……甚至还有知名学者在权威大报上的文章,据说,山东曲阜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所大院里的一块小石碑上也刻上了这句话。至于一般论坛、博客,更是恒河沙数。在不同地方的引用中,参加会议的人数,有“78位”、“75位”、“58位”不等;回首的年代有2500年、2540 年、2545年、2546年;具体引文变异者更多。 
  细究之,原来李慎之先生在《读书》1997年第1期就发表《诺贝尔与孔子》一文,首先揭穿了这一神话,“会上根本没有提到孔子。”随后,马为民先生以与会记者身份,在《读书》1997年第7期上发表《我可以作证》一文,进一步说:“这一点,我可以作证。至于说二十世纪的 ‘诺贝尔们’把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哄抬到人类下个世纪精神导师的地位,那就纯属凭空演义了。” 

阅读全文...

2009-01-10

Floccinaucinihilipilification

With 29 letters and 12 syllables, it is the longest non-technical word in the second edition of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ED), which presents it as "enumerated in a well-known rule from the Eton Latin Grammar." The OED dates its first use in literature at 1741 in William Shenstone's Works in Prose and Verse: "I loved him for nothing so much as his flocci-nauci-nihili-pili-fication of money." In recent years, the word has been used in many scholarly articles in philosophy.

Though the OED gives no specifics on its derivation, the word is said to have been invented as an erudite joke by a student of Eton College, who, upon consulting a Latin textbook, found four ways of saying "don't care" and combined them.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2009-01-07

祝贺6万亿财政收入

国家财政部部长宣布,2008年中国财政收入有望突破6万亿元人民币,08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和上年相比增长较快,达20.5%,下半年只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才减缓速度,但全年增长仍为19%左右。

可喜可贺,我甚至一度想到了可歌可泣,还以为在多灾多难的08年国家要大大地破财,没想到还这么阔,巨大的数字超过了我对宇宙的想像,算了一下,除去无法为国家财政收入做出贡献的老人小孩、伤残智障人士、超生瞒报、失踪人口,平均每个龙的传人每年都可以为国家财政收入上交6000元人民币,这还不算向灾区人民捐助的钱和物,在雪灾、地震、金融危机严酷的形势下,谁说中国人不爱国只能和丫拼了。我还算了一下,如果按平均每人每年上交15%的税,中国老百姓每人年平均收入就应达4万元人民币以上(含大学刚毕业的和农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