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对人类思维的器官(头脑)进行“灌输”的想法,时下正方兴未艾。我认为脑子是感知至高幸福的器官,把功利的想法施加在它上面,是可疑之举。有一些人说它是进行竞争的工具,所以人就该在出世之前学会说话,在三岁之前背诵唐诗。假如这样来使用它,那么它还能获得什么幸福,实在堪虞。知识虽然可以带来幸福,但假如把它压缩成药丸子灌下去,就丧失了乐趣。当然,如果有人乐意这样来对待自己的孩子,那不是我能管的事,我只是对孩子表示同情而已。还有人认为,头脑是表示自己是个好人的工具,为此必须学会背诵一批格言、教条——事实上,这是希望使自己看上去比实际上要好,十足虚伪。这使我感到了某种程度的痛苦,但还不是不能忍受的。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总有人想要用种种理由消灭幸福所需要的参差多态。这些人想要这样做,最重要的理由是道德;说得更确切些,是出于功利方面的考虑。因此他们就把思想分门别类,分出好的和坏的,但所用的标准很是可疑。他们认为,假如人们脑子里灌满了好的东西,天下就会太平。因此他们准备用当年军代表对待我们的态度,来对待年轻人。假如说,思想是人类生活的主要方面,那么,出于功利的动机去改变人的思想,正如为了某个人的幸福把他杀掉一样,言之不能成理。
有些人认为,人应该充满境界高尚的思想,去掉格调低下的思想。这种说法听上去美妙,却使我感到莫大的恐慌。因为高尚的思想和低下的思想的总和就是我自己;倘若去掉一部分,我是谁就成了问题。假设有某君思想高尚,我是十分敬佩的;可是如果你因此想把我的脑子挖出来扔掉,换上他的,我绝不肯,除非你能够证明我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人既然活着,就有权保证他思想的连续性,到死方休。更何况那些高尚和低下完全是以他们自己的立场来度量的,假如我全盘接受,无异于请那些善良的思想母鸡到我脑子里下蛋,而我总不肯相信,自己的脖子上方,原来是长了一座鸡窝。想当年,我在军代表眼里,也是很低下的人,他们要把自己的思想方法、生活方式强加给我,也是一种脑移植。菲尔丁曾说,既善良又伟大的人很少,甚至是绝无仅有的,所以这种脑移植带给我的不光是善良,还有愚蠢。在此我要很不情愿地用一句功利的说法:在现实世界上,蠢人办不成什么事情。我自己当然希望变得更善良,但这种善良应该是我变得更聪明造成的,而不是相反。更合况赫拉克利特早就说过,善与恶为一,正如上坡和下坡是同一条路。不知道何为恶,焉知伺为善?所以他们要求的,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
假设我相信上帝(其实我是不信的),并且正在为善恶不分而苦恼,我就会请求上帝让我聪明到足以明辨是非的程度,而绝不会请他让我愚蠢到让人家给我灌输善恶标准的程度。假若上帝要我负起灌输的任务,我就要请求他让我在此项任务和下地狱中做—选择,并且我坚定不移的决心是:选择后者。
节选自:王小波:思维的乐趣
2007-06-30
灌输善恶标准?
写得弗洛伊德一些
如果没有博客这东西,可能我不会写出这么多文字。有时候,说点想说的话,却找不到一个地方,有了博客,便可以像倒垃圾一样,都倾泻出去。
博客刚出现的时候,我对这东西并不感兴趣,偶尔看看一些人的博客,无非是些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内容,这让我想起陆游的一句诗:“草赋万言那直水,属文三纸尚无驴。”就是一群博士买驴,说半天看不出说什么。后来,慢慢看出点门道,其实就是安顿的“绝对
隐私”系列的网络版,没事念叨念叨自己的心事而已。博客的出现,其实跟现代人的压力增大有关系,人在压抑的时候就会想到发泄,写博客,其实就是最好的发泄。不信你可以作一个调查,博客写得最勤快的人,基本上都是心理毛病最多的人。所以说,压力大了,博客火了。
写写博客,像是对心灵的按摩,多少会缓解“疼痛”,把内心的躁闷抒发出来,人就舒坦了。博客对今天的人生活起到了平衡“代谢”的作用。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不擅写字却又非常有欲望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人,从小就喜欢记录下一些什么,写写画画,慢慢形成了习惯——但是我从来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写自己是最不好写的,写着写着就容易把自己写糊涂了。上中学,我的作文都还不及格的时候,却办起了一份校园刊物,在一些报纸上发表了文章。那段经历让我明白,自己想写的文字和别人让我写的文字感觉是不一样的,我喜欢自由,喜欢无拘无束地写字,就是图个舒坦。想想,人一辈子写过的文字里,究竟有多少是自己情愿写出来的?一点也不多。不信,你可以翻翻一些书的后记,里面肯定有这么一句话:如果没有责任编辑某某某的督促,这本书是出不来的。
喜欢写博客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它自由,没有编辑强奸蹂躏我的文字,不用去想什么风格体裁,没有字数限制,甚至,连标点符号错别字都不用在乎,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你爱看不看,我博了,我写了,我舒坦了。可是,给传统媒体写文章,就得收敛点。比如写博客就可以写成“我博了,我泄了,我舒坦了”,可是给报纸杂志写,丫一定会给改成“我博了,我写了,我舒坦了”。我不用去看编辑的脸色行事,也不用看浏览者的脸色去写博客,忽略了新闻、时尚、评论、报道这些八股限制,一切由着性子来,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看见什么说什么……这大概也是很多人“后”积“博”发的原因。
写博客对我来说是个调剂,因为只有在写博客的时候状态才最放松。每次给平面媒体写稿子之前,我可能会先写篇博客,这样可以热热身,让自己的思路进入到写字的状态,思路这才打开了。没有前戏哪里会有长驱直入?这就像《顽主》里杨重扛不过卖手绢的刘美萍的紧逼而求救,时于观说的那句话,“先拿弗洛伊德过渡。”
所以,就要把博客写得弗洛伊德一些。虽然博客的空间可以信马由缰,但是,每个人写起来,慢慢都会形成自己的风格。我这人喜欢没事找乐,把日常生活中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将来有一天,回忆起这些开心的事情,也是一种慰藉。曾经想过,把自己博客的名字改成“博乐”,但是觉得还没有现在的名字来得弗洛伊德一些。我一直坚持的一点是,写博客要把自己写爽了,别人跟你一起爽是锦上添花,别人不爽,你也没义务去让他们爽,反正门是开的,爽的人自然会常来,不爽的人自然就会离开。
博客的出现,恰恰迎合了人们的自恋心理,它成了兴趣广泛、酷爱文艺、擅长各种雕虫小技的文艺青年们撒欢儿的场所,它成了词不通句不顺、才华早泄的年轻一代文学青年们舔舐自己羽毛的舞台。有了博客,文字将变得一钱不值;因为博客,文字美学将大打折扣,作家和评论家的门槛会变得低三下四。实际上,什么东西一旦在网络上找到位置,就变成了全民运动,这是和传统传播媒介不同的地方。传统媒介体现出的是话语权,所以,话语权是传统媒介的生命;但是网络是对话语权的颠覆,每个人都有话语权,所以就没了话语权。在我刚刚对做报纸感兴趣的时候,曾有个宏大的理想,就是办一份《来稿必登报》,事实上至今中外也没有出现过这样一份报纸。可有了博客,事实上就成了来稿必登报。博客提供了一种表达欲望的空间,各色人等,群魔乱舞,乌烟瘴气……试想,当博客越来越普及的时候,人们的偷窥欲会变得越来越迟钝。当所有人都喜欢在博客上抖落自己的隐私时,就没有隐私了,总有一天成龙会唱“你的心事我不爱听”。
博客的出现,是网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而网络的发展,其实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殊途同归。人类从最早的群居到村落,再由家庭变成社区,社区内的家庭又都变成独立的家庭单元。这也是网络这几年变化的轨迹:从没有互动式的网页到论坛,再由论坛变成博客,变成了独门独户,每个人都是主人,每个人都是村长。这样,它在网络上形成了相对的平等。你没有理由要求别人去写什么样的博客文章,别人也没有义务专门去写什么样的博客,全凭自愿。但是,很多人并不习惯博客的“思维方式”,仍然像泡论坛一样,倒有点缘木求鱼的意味。
王小峰:不许联想 转自:新浪读书
2007-06-26
九大不良习惯使大脑迟钝
现代社会,由于竞争激烈、压力增大,人们的大脑普遍疲累而缺乏生气。为了保持年轻而充满创造力的头脑,现代人必须避免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并注意周围的环境因素。
长期饱食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进食过饱后,大脑中被称为“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会明显增多。这些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能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增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出现大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等现象。
轻视早餐
不吃早餐会使人的血糖低于正常供给,对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久而久之对大脑有害。对此,早餐质量与智力发展也有密切联系。据研究,一般吃高蛋白早餐的儿童在课堂上的最佳思维普遍相对延长,而吃素的儿童情绪和精力下降相对较快。
甜食过量
甜食过量的儿童往往智商较低。这是因为儿童脑部的发育离不开食物中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而甜食会损害胃口,降低食欲,减少对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导致机能营养不良,从而影响大脑发育。
睡眠不足
大脑消除疲劳的主要方式是睡眠。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太差只会加速脑细胞的衰退,聪明人也会变得糊涂起来。
长期吸烟
德国医学家的研究表明,长年吸烟使脑组织呈现不同程度萎缩,易患老年痴呆。因为长期吸烟可引起脑动脉
少言寡语
大脑中有专司语言的叶区,经常说话也会促进大脑的发育,并能起到锻炼大脑的功能。平常应该多说一些内容丰富、有较强哲理性或逻辑性的话。整日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人不一定聪明。
蒙头睡觉
人在蒙头睡觉时,随着被子里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不断下降,长期吸进潮湿污浊的空气,对大脑危害极大。
不愿动脑
思考是锻炼大脑的最佳方法。只有多动脑筋,勤于思考,人才能变得更聪明。反之,不愿意动脑筋只能加速大脑的退化,聪明人也会变得愚笨。
带病用脑
在身体不适或患病时,勉强坚持学习或工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还容易造成大脑损害。
另外,大脑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平均每分钟消耗氧气500至600升,只有充足的氧气供应才能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因此,在工作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讲究周围环境的空气卫生。
转自光明网
2007-06-21
摆脱童稚状态
李银河所译约翰盖格农《性社会学》第十七章"性环境",集中叙述了美国对含有性内容的作品审查制度的变迁,因而成为全书最有神彩的一章。美国在两次大战前对"色情作品"的审查是最严的,受到打击的决不止是真正的色情作品。就以作家为例,不但海明威、雷马克有作品被禁,连最为"道学"的列夫托尔斯泰也上了禁书榜。在本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的禁书榜上不但包括了乔依斯的《尤利西斯》,劳伦斯的《恋爱中的女人》等等,拉伯莱斯的《阿拉伯之夜》和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也只能出节本。事有凑巧,我手上正好有一本国内出版的《西线无战事》,也是节本,而且节得上气不接下气。这种相似之处,我相信不仅仅是有趣而已。以前我们谈到国内对书刊、影视某些内容过于敏感时,总是归因中西国情不同,让会制度不同,假如拿美国的三十年代和现在中国做个对比,就很容易发现新的线索。
一次大战后,美国对色情作品的检查呈稳步上升之势。一方面对性作品拼命压制,一方面严肃文学中性主题不断涌现,结果是从联邦到州、市政府开出了长得吓人的禁书书单。遭难的不只是上述作家,连圣经和莎翁的戏剧也只能通过节本和青少年见面。圣经抽掉了《雅歌》,莎翁抽掉了所谓猥亵的内容,结果是孩子们简直就看不明白。当然,受到限制的不仅是书刊,电影也没有逃出审查之网。在电影里禁止表现娼妓,长时间的作爱,禁止出现裸体、毒品、混血儿(!!)、性病、生育和嘲笑神职人员的镜头。
当时严格的检查制度有其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一切对性的公开正面(非谴责性)的讨论都会导致性活动的泛滥,因为性知识是性行为的前兆。这就是说,性冲动是强大的,一受刺激就会自动表达出来。与此相辅相成的是另一个理论:性是危险的,人是薄弱的,必须控制性来保护人。这种观点和时下主张对文学作品严加控制的观点甚是相似。在我们国家里,现在正有人认为青少年的性犯罪和书籍、录相带有关系;还有一些家长反映孩子看了与性有关的书刊,影响了学习。因此主张对有性内容的书刊、录相严加限制。
但是在我看来,像这样的观点因为是缺少科学训练的人提出的,多少总有点混乱不清的地方。比方说二十年代美国这种理论。在科学上我们只能承认它是一种假设,必须经过验证才能成立;而且它又是一种最糟不过的假设,定义不清,以致无法设计一种检验方法。我在报刊上看到一些统计数字,指出有多少性犯罪的青少年看过"不良"书刊或者黄色录相带,但是这样立论是错误的。
实际上有效的立论应是指出有多少看过"不良"书刊的青少年犯了罪。在概率论上这是两个不同的反验概率,没有确定的关系,也不能够互相替代。至于家长说孩子看了与性有关的书刊,影响了学习,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因果模型,看某些书刊--影响学习。
有经验的社会学家都会同意,建立一个可靠的因果模型是非常困难的。就以前述家长的抱怨为例,首先你要证明,你的孩子是先看了某些书刊,而后学习成绩才下降的:其次你要证明没有一个因素既影响到孩子看某种书,也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我知道有一个因素要影响到这两件事,就是孩子的性成熟。故而上述家长的抱怨不能成立。现在的孩子营养好,性成熟早,对性知识的需求比他们的父母要早。据我所知,这是造成普遍忧虑的一个原因。假如家长只给他们馒头和咸菜吃,倒可以解决问题(使其性成熟期晚些到来)。以上论述要说明的是,关于色情作品对青少年的腐蚀作用,公众从常识的观点得出的结论和专家能做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倘非如此,专家就不成其为专家。
当然,人们给所谓色情作品定下的罪名不仅是腐蚀青少年,而且是腐蚀社会。在这方面书中有一个例子,就是六十年代的丹麦试验,1967年,丹麦开放了色情文学(真正的色情文学)作品,1969年开放了色情照片,规定色情作品可以生产,并出售给十六岁以上的公民。这项试验有了两项重要结果:其一是,丹麦人只是在初开禁时买了一些色情品,后来就不买或是很少买,以致在开禁几年后,所有的色情商店从哥本哈根居民区绝迹,目前只在两个小小的地区还在营业,而且只靠旅游者生存。本书作者对此的结论是:"人有多种兴趣,性只是其中的一种,色情品又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侧面。几乎没有人会把性当做自己的主要生活兴趣,把色情品当作自己的主要生活兴趣的人就更少见。丹麦试验的第二个重大发现是色情业的开放对某些类型的犯罪有重大影响。猥亵儿童发案率下降了百分之八十,露阴癖也有大幅度下降。暴力污辱罪(强奸,狠亵)也减少了。其它犯罪数没有改变。这个例子说明色情作品的开放会减少而不是增加性犯罪,笔者引述这个例子,并不是主张什么,只是说明有此一事实而已。
美国对色情作品的审查浪潮在二次大战后忽然退潮了,本书作者的观点是:这和美国从一个保守的、乡村为主的、单一清教国家,转变成了多元的国家有关。前者是反移民、反黑人、反共、排外的,社会掌握在道德警察手里;后来变成了一个都市化、工业化的社会,那种严格检查的背景就不存在了。这种说明对我们甚有意义,我们国家也是一个以乡村为主的国家。至于清教传统,我们没有过。清教徒认为人本性是恶的,必须加以限制。我们国家传统哲学认为人性本善,但是一到了"慕少艾"的年龄,他就不再是好东西了。所以对于青春期以后的人,两边的看法是完全一样的。本书作者给出了一个美国色憎开放程度的时间表,在此列出,以备参考:早于四十年代:任何女性的裸体或能引起这类联想的东西,包括掀起的衣裙、乳头的暗示,都属禁止;四十年代:色情杂志上出现裸女背影;五十年代:乳房的侧影;,六十年代:出现乳头;《花花公子》杂志上出现女性阴部;七十年代:男性主殖器出现在《维瓦》和《花花女郎》杂志上,女性的阴唇出现在《阁楼》和《花花公子》杂志上,每当杂志走得更远时,审查员就大声疾呼,灾难就要降临;但是后来也没闹什么灾。所以这些人就落人了喊"狼来了"那个孩子的窘境。
《性社会学》这本书里把对影视出版的审查,看作一种性环境。
这种审查的主要目标是色情作品,所以含有性内容的严肃作品在这里只是被"捎带"的,所谓严肃作品,在我看来应该是虽然写到了性,但不以写性为目的的作品。这其中包括了以艺术上完美为目标的文学、影视作品,社会学、人类学的专业书,医学心理学的一部分书。据我所知,这类作品有时会遇到些麻烦。从某种意义上讲,严肃的作家、影视从业人员也可以算做专家,从专家的角度来看审查制度,应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
改革开放之初,聂华苓、安格尔夫妇到中国来,访问了我国一批老一代作家。安格尔在会见时间:你们中国的作品里,怎么没有写性呢?性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事呀。我国一位年长的作家答道:我们中国人对此不感兴趣!这当然是骗洋鬼子的话,实际情况远非如此,但是洋鬼子不吃骗,又问道:你们中国有好多小孩子,这是怎么一回事?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这些孩子不是你捏着鼻子,忍着恶心造出来的罢。当然,我们可以回答:我们就是像吃苦药那样做这件事!但是这样说话就等于承认我们都是伪君子。
事实上性在中国人生活里也是很重要的事,我们享受性生活的态度和外国入没有什么不同。在这个方面没必要装神弄鬼。既然它重要,自然就要讨论。严肃的文学不能回避它,社会学和人类学要研究它,艺术电影要表现它;这是为了科学和艺术的缘故,然而社会要在这方面限制它,于是,问题就不再是性环境,而是知识环境的问题了。
《性社会学》这本书描述了二十年代美国是怎样判决淫秽书的:起诉人从大部头书里摘出一段来,念给陪审员听,然后对他们说:难道你希望你们的孩子读这样的书吗?结果海明威。劳伦斯、乔伊斯就这样被禁掉了。我不知道我们国家里现在有没有像海明威那样伟大的作家,但我知道假如有的话,他一定为难以发表作品而苦恼。海明威能写出让起诉人满意的书吗?不能。
我本人就是个作者。任何作者的书出版以后,会卖给谁他是不能够控制的。假如一位严肃作家写了性,尽管其本心不是煽情、媚俗,而是追求表达生活的真谛,也不能防止这书到了某个男孩子手里,起到手淫前性唤起的作用。故此社会对作家的判决是:因为有这样的男孩子存在,所以你的书不能出。这不是太冤了吗?但我以为这样的事还不算冤,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比他还要冤。事实上社会要求每个严肃作者、专业作者把自己的读者想象成十六岁的男孩子,而且这些男孩似乎还是不求上进、随时要学坏的那一种。
我本人又是个读者,年登不惑,需要看专业书,并且喜欢看严肃的文学书,但是市面上只有六十二个故事的《十日谈》,节本《金瓶梅》,和被宰得七零八落的雷马克;还有一些性心理学性社会学的书,不容气他说,出得完全是乌七八糟。前些日子买了一本福科的《性史》,根本看不懂,现在正想办法找英文本来看。这种情形对我是一种极大的损害,在此我毫不谦虚他说,我是个高层次的读者,可是书刊检查却拿我当十六岁的孩子看待。
这种事情背后隐含着一个逻辑,就是我们国家的出版事业必须就低不就高,一本书能不能出,并不取决于它将有众多的有艺术鉴赏力或者有专业知识的读者,这本书应该对他们有益;而是取决于社会上存在着一些没有鉴赏力或没有专业知识的读者,这本书不能对他们有害。对我来说,书刊审查不是个性环境,而是个知识环境,对其他知识分子也是这样的,这一点是《性社会学》上没有提到的,二三十年代,有头脑的美国人,如海明威等,全在欧洲呆着,后来希特勒把知识分子又都撵回到美国去,所以美国才有了科学发达、人文汇萃的时代。假如希特勒不在欧洲烧书、杀犹大人,我敢说现在美国和欧洲相比,依然是个土得掉渣的国家,我不敢说国内人材凋零是书刊检查之故,但是美国如果现在出了希特勒,我们国内的人材一定会多起来。
假如说市场上有我需要的书,可能会不利于某些顽劣少年的成长的话,有利于少年成长的书也不适合于我们。
作者:王小波
2007-06-15
亲历药流
第一次发贴,是想把自己做药流的经历告诉天涯的姐妹们,珍惜自己的身体,只有自己善待自己,才会有健康和美好的未来。
我是4月19日来的例假,24号结束,一般都很准,28号无措施的跟BF爱爱,平时都是用套套和安全期避孕,其实这天已经是危险期的第一天,但是存着侥幸心理觉得应该刚过安全期不会那么倒霉吧,因此也没有吃事后避孕药。
过了几天,到了五月10号左右吧,突然隐隐感到右下腹有牵痛的感觉,但是一闪而过,我以为是老朋友来的前兆并没有在意(正常的话应该5月19或20号来),后面几天也有类似短暂的牵痛,奇怪的是那几天开始我胃口大开,每顿饭都恶狼扑食般的猛吃也觉得不够(后来在网上看到腹痛和胃口大开也是早孕的症状)。
终于到了5月20号,老朋友没来看我,又过了2天,还是没来。心里琢磨着是不是最近吃了什么寒的东西导致了例假的推迟?同时祷告千万不要是中招了...到了5月25号老朋友还是不见踪影,心里有点急了,BF说他有预感我可能怀孕了,我下班后就买了早孕试纸,回家后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拿出来检测,尿尿滴上去了很快出现了红杠杠,一条...两条!真的是两条红线,中招了!TMD背!
现在的试纸一般都很准确的,因此我没有怀疑检测的结果,我竟然很平静的告诉BF说明天我们要去医院了,BF抱了抱我,温柔的安慰我说别怕,我陪你去医院好好检查下看看能不能要这个孩子,我要做爸爸了哦~~
顺便交待一下,我跟BF交往了大半年了,感情很好,准备等他忙过这阵准备婚事,但可能也要过一年半载才能正式办仪式,现在还没有登记,我当然不想大着肚子结婚,再说这个孩子也是没有计划的有的,之前我们工作都很忙,也没有好好调养身体,因此这个孩子来的时间还有质量对我们来说不是那么理想,所以考虑再三我们决定把孩子打掉。
决定不要这个孩子以后,我就开始考虑究竟是选择人流呢还是药流?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药流现在比较流行,听说痛苦比较小,恢复时间短,人流手术也有无痛人流听说也没有痛苦。考虑到我尽量不影响到工作,药流成功的话对子宫伤害也比较小,也因为是初次怀孕,不想使用器械性的手术,所以就决定选择药流。(后来才知道其实不管哪种手术方法药流也好人流也好对身体的伤害几乎是相同的),但是当时考虑到要恢复快就选择了药流。
因为平时不太上医院,更没有检查过妇科之类的病,不知道该上哪个医院好,BF就说上海最好的医院就是瑞金医院,咱们就去那。到了医院,挂了妇科门诊,医生用和我买的相同的试纸检查了尿液,结果当然是怀孕了,然后我说要药流,医生说先进行妇科检查,看看白带等是否正常才能进行药流。我第一次躺到了妇科检查床上,脚都不知道放哪,当检查器械伸入下体的时候我看到有点痛,然后就叫医生轻一些,医生冷冰冰的说:我已经很轻了!没办法,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呗,还好很快取好了白带样本,我拿去检验后很快有了结果:白带常规3个+,医生说是比较严重的阴道炎,我竟然还有宫颈糜烂(以前从没想过自己也会得这种病),医生就开了消炎药和冲洗剂让我回家先治疗炎症,4天后再来。(医生竟然还说宫颈糜烂比较难治,难道就不给我治了?)
上面忘了写,药流一定要是宫内孕并且孕期在49天之内才可以进行的。我检查完妇科后去照了阴超,确定为宫内早孕,孕囊7*9*8mm,比一个一分钱的硬币还要小呢。
我拿了消炎药回家洗洗塞塞治了几天再去复查,白带正常了,而且医生看到孕囊比较小也就同意药流,然后转到了药流室,药流的医生看了病历后说:你这么严重的炎症只用了4天药不够的,一般都要治一周的,但是我考虑最好在星期六进行药流,因此医生就让我再多用一天消炎药,然后开了药流的药并嘱咐我了些注意事项。第一两天早晨9点空腹吃米索前列醇2片,晚上9点吃一片(这两天的药的目的是杀死胚胎~~好残忍T_T),然后星期六一早去医院吃第三天的药-米非司酮(这个就是宫缩的药了,通过子宫收缩把胚胎挤压出来)。
吃了两天药后,稍微留了些淡红色的血,其他没有什么反应,终于到了第三天,好,我要去杀人了!
星期五晚上紧张得一晚上没睡好,不知道明天的药流是不是会成功,医生说药流只有90%的成功率,如果流产不全还要清宫,并且清宫是没有无痛的(简直就是当人),星期六一早就出门了,8点不到就到了医院,医生给我吃了3粒米非司酮,然后就坐等待毙了...
过了约摸半个小时,肚子开始像来老朋友那样的疼起来了,一开始还可以忍耐,到后来疼得厉害了,全身冒冷汗,手脚发麻,头也晕沉沉的,我难受得趴到座椅的扶手上,心里发誓以后再也不要受这种罪了,神啊,救救我吧,孩子对不起,请你快点出来吧!
当天来做药流的有4、5个姐妹,在我以后陆陆续续来了,也开始吃药,但是很奇怪,她们吃药后都没什么大的反应,若无其事的坐在那里看报纸、发短消息,只有我一个在那里做痛苦状。
慢慢的我疼得稍微好些了,去厕所拉了便便,医生说大小便都要看看是不是有绒毛球下来的,我看了,没有,依旧等待。
比我后来的一个姐妹我看她也没疼也没啥反应,进了厕所后就叫医生去看,医生一看说,下来了,然后就嘱咐了几句让她回家了。这个女孩做完以后,接二连三得别人都下来了,我又去拉了便便,这次比较稀,哎呀,这样怎么看有没有绒毛球阿,而且也没有感觉有东西从肚子里掉出来,算了,倒了吧,再等等看。旁边有位刚掉下来的姐妹说:你去爬爬楼梯吧,我爬一爬就下来了。我就出去爬楼梯了,从一楼爬到五楼,五楼再下到一楼,下楼的时候我都是跳着下每一步台阶的,就是想能快点把它“震”下来。终于感到有血涌出来,马上去厕所,压了压肚子,掉下来一大块血块,我心想肯定是了,然后高兴的出去叫医生来看,医生拿钳子翻来覆去地看后说:不是的哦~~我差点晕倒!
只能再爬楼梯,再等。别人做完了都回家了,剩下我一个人焦急地等待着,心里想着早知道还是做无痛人流爽气,麻药一打几分钟就完事了,肯定没有这么痛苦的,可是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改不了了,只能等待...
到了中午还没下来,医生叫我去吃点东西,我说没心思吃,于是又吃了2片米非司酮,再等等看。等到下午一点多,仍旧没看见掉下来,也有可能便便时掉下来了我自己没感觉到也说不准,但是现在也没法检验,医生看我这情况就只能叫我回家了,说也有人回家以后掉下来的情况也有。但愿回家后能掉下来吧,,,
医生让我过一个星期再去医院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就是血HCG吧),还说如果流血多或肚子疼得厉害就去医院挂急诊。我星期六刚药流完的时候人确实很累,感觉很虚,星期天就在家躺了一天,星期一感觉好了一些就去上班了,但是也没怎么做事情,基本上坐着休息了一天,星期二觉得有点累就翘了一天班,总之断断续续休息了几天,刚开始的几天是比较累的,坐着也不舒服,躺着也难受,还怕冷,这个天气在公司要穿长袖的衣服。后面几天就恢复元气了,也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我流了三天血就基本停止了,血量也没有平时例假多,后来去医院检验血HCG的结果是252(后面单位忘记了),医生看后说你激素正常了,没什么事了,可是我不放心,还是怕有什么残留,就问医生要不要再做做其他的检查啊,医生凶巴巴地说:你不放心就再去验个血,你不相信我们这里的医生啊!我又问医生要不要吃点什么调理的补品,她说随便你吃什么,你已经正常了呀,不要再问了,被你问得烦死了!(哼!瑞金医院还是大医院呢,态度这么差,不负责任)。我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去验了血,下星期问问看有没有问题。
药流虽然成功率不高,我也没有亲眼见到胚胎掉下来,但是现在看来还是侥幸成功了,但是我也要引以为戒,也希望已经怀孕的姐妹们一定要慎重考虑要不要孩子,如果实在不能要的话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流方式,毕竟药流不是人人适合的。我在医院看到一些一脸稚气的女孩子也要求做药流,看她们肯定还在求学,有的是有男朋友陪得,也有的是一个人来的,她们都笑嘻嘻的要求医生做药流,也许她们对流产的伤害性根本就不了解,提醒姐妹们不要轻信药流的“简便”,也千万不要去那些做广告的私立医院,那些地方唯利是图的,好医院是不需要做广告的,我还看到一些女的药流后长时间流血不止而只能再做清宫手术,平白无故又要挨一刀,唉,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女人啊!
我想将来我准备要孩子的时候一定调养好身体,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让自己再受一次痛苦,也不想再残害无辜的小生命。
来源:天涯女系氏族
作者:最后伤心一次 提交日期:2006-6-18 0:05:00
空姐只是一个劳力
职业关系,经常接触空姐,谈下个人感觉!
空姐是大家的俗称,客观的说应该是乘务员中的女性,因为中国民航92年分家,然后出现空前大发展,很多乘务员都是那几年招的,所以普遍比较年轻,但乘务员绝对不是大多数人想象的“青春饭”,她们有的儿子已经上大学了,和飞行员一样,她们每年都有体检,除了招收那次门槛高,体检严以外,以后的每年体检就很轻松了,项目也少可不少,只要每年体检合格,可以一直飞,一般到了一定年龄体检合格却不飞的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己不想干了,再就是走上领导岗位!
先从宏观上讲,因为乘务员这个职业本来就是技术含量很低的职业,不需要太高文化,但是航空公司招收了一个乘务员就需要利益最大化,所以招收起始年龄通常在 18岁,前几年也招过16岁的,通常通过体检之后在民航局指定的地方培训几个月就可以上岗了,所以乘务员一般正规的文化水平都是高中、中专,也有初中的,她们普遍文化素质很低,所谓“会几国外语”,不客气的说,除了极少数很勤奋的人工作之后继续努力有这个可能外,我是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的,大部分能只用英语问个好,就这都还是那几个月培训填鸭的结果。再说多了,呵呵,能听,就是听不懂。在某航空公司的一个大的分公司里面,有几百个乘务员,有英语六级的一人,四级的不到十个,而且能有四级水平的就可以做英语教员了!
其它方面,地理算他们了解最多的一门学科了——因为经常坐飞机飞来飞去嘛,她们能很清楚的了解哪里的免税店情况,哪里的化妆品最好,有个飞行员飞一次美国,乘务员求其一次带八副网球拍,估计这姐们要做专业选手了,让这个飞行员烦透了,又因为是熟人女朋友,又不便说出来,那飞行员说,如果好似他自己的女朋友,他就一巴掌扇过去了。还有要他带诸如褪色膏(不知道做什么用,传说是用在MIMI上的)。其他方面常识,就太贫乏了,某公司普及办公电脑化,给每个空勤人员都开了网上帐户,可以通过帐户直接看到自己的班和收入,刚开始运行的时候,很多人知道自己帐户和密码,可是就不知道怎么填,其实这个登陆过程和任何一个BBS或者网站的入口差不多,而那些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居然这都不会,通常她们的理由是忙,可是想一下那些比他们忙很多的打工仔可以自学考托福,真不知道她们在忙些什么。连接触社会最基本的工具都不会!真不明白为什么她们能拿航空公司仅次于飞行员的收入,令很多技术工种如机务、签派觉得很不公平,典型的国企架势,脑体倒置,而且机务和签派往往还要承担很大的责任!这种素质,和一些餐馆里端盘子的打工妹差不多,无非就是人家没有上飞机,收入就是300加包吃包住,她们上了飞机,可能她们沾了飞行员的光,每次飞行员涨收入,她们就是跟着沾空勤人员的光,一起涨,飞行员收入高大多数没有什么意见,人家工作技术含量高,责任重大。大家可不要说什么高危险性,那是没有文化,不相信科技的话,因为现在在飞机上工作安全性绝对高于在长途车上,危险性远远低于社会很多职业。
说到生活,呵呵更不客气的说,什么样的素质决定什么样的生活水平,不是你钱拿得多的问题。还是刚才说的那个分公司里面,第一批乘务员(有些年头了),一半已经离婚。分析起来,乘务员有高的收入,高的社会地位,社会上一般的男性很难入她们法眼的,基本上要人财兼备,通常见到乘务员配大款,这个大款还不能是第一代创业的,要是第二代那种公子哥,有些名气运动员也是她们的选择,比如范志毅老婆就是乘务员,但范志毅是什么主大家应该都了解吧,赌博赌到02年世界杯中国队的球他都敢卖的。但是她们自身的素质又已经摆在那里了,一个男人和她们相处一段时间,就乏味了,因为和她们有些人能交流的除了液体,就没有什么其它的了。老实点的乘务员通常遭遇老公外遇,不老实的就是大家各玩各的。乘务员最好的归宿是遇上一个飞行员,虽然很多飞行员也很花心,但是一是飞行员通常受过正统纪律教育,二也是有一定社会地位,会顾及影响,三是经常飞来飞去,忙且不说,即使有什么情况,也发生在外地居多,隐蔽居多!
乘务员这个职业是个大染缸,通常染色的过程就是在飞行前后进出机场的机组车上,因为是一个航班的机组通常是一起进出,所以一起执行航班的乘务员就在机组车上开始了比拼,和其他女人比都是竖着比,她们的收入和生活都是很人企及的,但她们之间的横比就很说明问题了,没有文化素质,没有底蕴比,比什么呢?比化妆品,比老公,比公婆。
机组有时候执行航班到了晚上是要在别的城市过夜的,通常是国内航班休息一夜到两夜(国外也有一周甚至更长的)再飞回去,为了方便管理,机组常常被安培住在一家酒店相邻的几间房,这个简单叫做“机组过夜”,而故事最多的就是发生在过夜的时候,公司安排的床位经常是空的,另外开间房对于她们不算什么。我一个飞行员哥们人还有点帅,经常过夜回来就宣称“剁”了哪个,甚至有时是些小嫂子,当然,这些大家都很识做的,都在一个公司,都会顾及彼此的影响的。
最可气的就是别看她们在飞机上对旅客眉开眼笑的,其实她们心里有说不尽的鄙视和厌恶,往往就在机组车上互相宣泄出来了,哪个旅客是土包子,哪个旅客是刁民,这绝对不是个别现象,这很普遍的,中国的航空服务为什么现在只能说是向规范化努力,而人性化却遥不可及就在这里,有规章条文的,她们做,但是心不甘,情不愿,但是发扬一下人性化,主动为乘客着想——你在飞机上做梦的话也许梦里会碰到。民航,特别是乘务员这块体制不变,没有淘汰,她们就没有危机感的,永远不会把收入不如她们的乘客放在眼里的。
倒不是鄙视这个职业,只是畸形的收入素质比造成了她们有些人的悲哀。
乘务员不比飞行员,没有那么强的技术要求,也没有很强的责任要求,所以这就注定了乘务员的招收没有飞行员那么严格正规,首先,检查中没有所谓的长相标准,一般就是面试人的主观感觉和客观上的关系。其实民航内部的人都知道,乘务员的门槛不是面试,也不是体检,而是关系,那些读书读不进,什么本事都没有的人就看谁家里关系硬了,谁有关系谁进,标准不够,没有关系,本来标准就只是用来做广告的。至于是不是漂亮,天知道,所以当你在飞机上看到月球表面一样的脸的时候,或者有一张你见了就想打的脸的时候,不要惊慌,这就有可能是为您服务的乘务员,因为她有比脸蛋更重要的足以让她继续做下去的资本——关系!
还有,乘务员并不是人们印象中的青春职业,只要能通过每年的体检,可以一直干下去!
所以有未昏的男同胞千万不要试图去认识您那次航班的乘务员而产生什么故事,因为也许她的儿子都比你大了!
按照理论来说,乘务员和飞机上的救生衣、氧气面罩一样,只是属于飞机的必须配置,是航空法规定的符合紧急逃生要求的,按每50个座位一个乘务员的要求配置的,至于端茶送水,是附带的,而不是法定必须的。美国西南航空搞廉价航空,票价很低,但是在飞机上乘务员不会提供任何服务,她们只需要在人数上符合法定的最低配置,飞机上也不提供免费的饮料和餐食,唯一免费的只有小瓶装纯净水,放在客舱前部,旅客需要事自己去取,需要饮料和餐食的需在定机票的时候提出并另外付费,这样才使航空公司运营成本降低,才有低价票,而现在的旅客即希望买到廉价机票,有巴不得享受超值服务,显然是航空公司难以忍受的,但是在目前航空市场监督不完善,恶性竞争还存在的情况下,航空公司又必须忍受,所以只能内部挖潜,乘务佣工改革势在必行,乘务员合同制,收入和收入中各项比例的调整势在必行,这样,乘务员才有危机感,旅客可以随时决定他们被炒鱿鱼,一旦他们被炒,她们仍然回到她们只有中专学历的起点,而且还待业,那时候旅客才能真正体会上帝的感觉!
来源:天涯杂谈
作者:热干粉 提交日期:2005-11-21 17:40:00
2007-06-14
警惕高考作文的“诗意迷失”
随着今年高考语文考试尘埃落定,各地的作文题陆续走进公众视界。今年的高考作文可谓是一片“诗意”,比如全国卷的作文题就在于讨论“人生,诗意还是失意”。此外,湖南题为“诗意的生活”,江苏题是“怀想天空”,浙江则是“行走在消逝中”,而山东更为迷离,就叫“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我做过多年高中语文教师,这满卷皆书诗意的高考作文,令我感觉很不是滋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这样诗意的诉求,离我们考生那种紧张的高考生活委实太过遥远。让学生过度陷于对诗意的想象,必将制造出大量无病呻吟极度空洞的高考作文。
这种情况最大的危害在于构成了对高考阅卷的挑战。诚然,高考作文命题更为宽泛是一种进步。但我们讲求高考作文命题的开放性与自由度,却并不意味着命题本身的不加约束与规制。既然高考作文是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凭借之一,它就必须承载起反映学生作文水平的能力。而界定学生的作文水平,又绝不仅仅止于语言的张力以及语法的规范,更重要的是测试出学生的思想深度与厚度。
显然,高考作文极度陷于诗意,不利于我们学生思想的展示。这是一种悲哀。才华从来不应限于文采与个性,对于一个国家与民族而言,一代人的思想素质与精神厚度,才是最根本的。或许,在诗意生活的构想中,在怀想天空的漫游中,在消逝风景的追忆中,那些极具语言能力的学生会显扬其表达的魅力,但这绝对不是界定学生作文水平的全部,表面宽泛的诗意想象,对作文来说,其实是一种更为逼仄命题,会让那些更贴进现实生活,更能反映主流社会的文章,失去依托的平台。
更重要的是,如此诗意化的命题,对于提升高考作文的阅卷质量,必然构成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可以想象的是,对于这样的命题,其界定的标准也必然更为宽泛,换言之,阅卷老师对于作文质量的界定,弹性空间将变得极大。由此类推,今年对于高考作文是否属于错判误判,也将会陷于更为复杂的境地。而基于这样的原因,很可能导致高考作文批改的质量上不去,最终损害到高考本身的公平性与公正性。
编辑: 陈刚 稿源: 北京青年报
2007-06-08
我想整死老公全家
不是谁生来就狠,本人,堂堂一位行长的千金,22岁那年因为迷恋老公非跟家人闹翻,嫁到这个差我家一百倍的地方,离家2000公里,离开父母亲戚无依无靠。要结婚的时候,他家连个房子都没有,还在外面租,他爸妈非要说以后等公公分了房子在一起住,还是我爸爸妈妈来看了他家那个10平方不到的房子后,逼着要我老公买房子。
现在想想真是后悔啊,如果我当初听父母的话回家去,现在要什么没有。现在他家在这栏地方没有任何权势,我只能依靠自己找了一个小公司上班,还是不稳定的那种。当初我爸爸妈妈给我找的那家不是稳定工资高的福利好的那种,我从小住的用的都是什么好东西,现在我真是瞎了眼。原来上学的时候觉得我老公研究生很了不起,现在想想,研究生是个狗屁,虽然在打工族中拿8000元的工资,现在才刚把房钱还清。原来我上学的时候很多人就到我家提亲,那些人谁家不是家财万贯,我过年回家都很丢脸,我姐夫开着价值40多万的车来火车站接我和老公,我老公连飞机票都买不起。
如果只是这些那还可以忍受,最不能叫我忍受的是他们一家子。婆婆是个农村妇女,公公是个怪老头,我原来还不知道有多么难处。我从小家教好,爸爸妈妈叫我要孝敬老人,所以我开始对他们很恭谨,可是后来越来越不是那么回事,他们好像老是看我不顺眼,总来挑我的毛病,说我不收拾家,不好好侍候他儿子,后来越过分,开始说我父母的坏话了。我有时候真的很想扇他们,要不是我嫁给他儿子,像他们这种人上我家坐的资格都没有。
我老公刚开始的时候对我还可以,可是慢慢越来越不把我放在眼里,可能我离家很远,又在这里无依无靠,他慢慢对我不在乎,还动手打过我好多次。我告诉他父母,他父母总是为他儿子辩护,有一次我去他家告诉他父母昨晚他儿子打我,他爸爸还训斥我跑去闹事。我现在想想,一方面我的心很凉,一方面我不甘心,我为了他儿子把婚缘搭上,把青春搭上,把前途搭上,短短四年时间,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我家的亲戚也知道他打我的事情,要我去离婚,可是我父母觉的能过下去就过,再说现在我在这里处于劣势,闹得太大对我以后也不好。因为我当时的壮举惊动了整个地区,好多人知道要笑话我,所以把好多事情忍了。
我不知道现在怎么办,但是我心里充满怒火,我有时候怀疑自己都被逼得有点分裂症。我经常会在幻想怎么整死他们全家,我才不会安静的忍受,我现在从来不去婆婆公公那里了,我还想等他们死在床上的那一天我都不去看。我还想我老公怎么出门被车撞死,然后我就可以华丽的脱身了。有时候我真的计划怎么整死他们全家,但是不会叫他们一下子就死,要慢慢折磨,就像以前那样砍掉四肢泡在酒里,挖掉双眼,把他们的手指头一个一个缺段喂狗。有时候我这样想,我心里就好受一点,有几个晚上,想到一些他们惨叫情节我狠毒笑起来。
现在我自己都不知道如何摆脱这些情节,其实我原来是个开郎乐观的人,对生活充满美好,可是我的婚缘让我对生活失望透顶。
作者:令狐小昭 提交日期:2006-7-14 14:43:00
女人嫁谁都后悔
嫁给有钱的男人,食有鱼,出有车,豪华别墅,锦衣华服,应该很不错的吧?可是,男人挣钱需要时间和精力,有钱的男人不是锱铢必较的商人,就是忙于应酬的权贵.许多年前的那个江州司马早已看透了这种男人的本质--重利轻别离.嫁给这种男人的女人,等于嫁给了电视机,嫁给美容院,空有一份表面的华丽,内心的苦涩有谁知道?
嫁给帅哥,.....
嫁给帅哥,显然是自取灭亡.帅哥长得帅,艳遇来得快.帅哥就算有心一生只爱你一人,也顶不住别的女人不管不顾的爱心奉献.你的婚姻就成了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闹剧.
嫁给有闲的男人,他每天按时回家,还做得一手好菜,愿意陪你逛商场,很会教育孩子,你应该了无遗憾了吧?不,这种男人往往能力有限,没有很多的钱,你必须千辛万苦和他一起打拼.看到别的女人养尊处优,你就会不甘心--别人怎么能嫁个"钻石男人",自己怎么嫁了个破铜烂铁?
嫁给会说甜言蜜语的男人,你的心情会格外舒畅,这种男人善于发现女人的美.你换了一个发型,换了一件衣服,他都会及时发现,并马上赞美.可是这种男人也很善于发现除你之外的其他女人的美.他会把甜言蜜语说给很多女人听,一不小心就会在外面竖起几面"彩旗".
嫁给朴实拙讷的男人,他对你毫无二心,对身边的美女绝对可以目不斜视.可是,这种男人往往迟钝得可怕,你换了一双新款的鞋子一周了,他都没有发现.嫁给这种缺乏情趣的男人,你会觉得自己的女性之美形同虚设.
究竟,嫁给哪种男人比较不会痛骂自己瞎了眼睛?
你也许会说,嫁给既有钱又有闲,既有情趣又忠贞不渝的男人,肯定不会后悔.但是,世间没有这么完美的男人.即使有,我们也配不上--因为我们自身不够完美.
因此,嫁给谁都后悔.也许谁都不嫁不后悔.但形影相吊比后悔更可怕.所以,你就守着一份凡俗的婚姻吧
出处说明:翻来复去被转载,我也不知道出于哪里。
2007-06-05
2005十大语录
最近在网上颇为流行一篇2005十大XX,其实“语录”也罢“笑话”也罢,都代表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大家身边发生的匪夷所思的言论,由于转帖太多,已经无从考证出处,再加上网友评论颇多,已经排名很多网站头版,特将这十大XX摘出来以供大家阅读,以下大部分来源于网友讨论,相关新闻事实来源各大门户网站:
1、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太高剥夺了低收入者作为“纳税人”的荣誉
2、“众所周知,目前国际KB势力猖獗,地铁又是KB分子的重点袭击对象,所以必须加强地铁车站、月台、车厢内的反恐力度,地铁员工的力量毕竟有限,而地铁公司又希望每趟列车在碰到任何情况时都有人能够及时地指导救援,那么这些地铁家属就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地铁义务安全员的重要职责。”
----广州地铁线网听政会上,地铁员工家属免费坐地铁引起代表争议,地铁总经理如是说
3、“井下点多、面广、战线长,可能有某些环节的工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没有按规定办,小链条断裂造成了大过错。虽然经过反复培训,劳动者的素质离我们的要求还差很远。
----2005年11月30日,七煤公司领导宋凯成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4、“中国城市环境污染不是由汽车造成的,而是由自行车造成的”。
---国家“畅通XX”专家组组长、XX大学交通学院院长XX教授如是说-
5、“药品怎么能当馒头卖,药品价格是什么?它不是做馒头,是面粉的成本加上燃气,加上工人工资,比如说一块钱一斤的面粉做成馒头,就只能是一块二;药品本身是一种高风险、高投入、高附加值的产品,它的价值不能够仅仅与它的成本相提并论。”
----东盛制药集团总裁陶朝辉如是说
6、 《关于建立人口准入制度,控制人口规模,保持人口与城市资源平衡的建议》
----在北京两会上政协委员张惟英教授做出如是提案
7、“说句实话,官匪勾结的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待遇过低了!”
----成都火车站派出所副所长付小华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8、是否司法不公应该从最后纠正的结果看。这个案件从错的又纠成正的,难道不是司法公正的体现吗?
----高法副院长万鄂湘日前在就佘祥林案答媒体问时如是说
9、“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
----经济学家厉以宁如是说
10、"爆炸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不会污染水源"
--吉林石化的人如是说
1、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太高剥夺了低收入者作为“纳税人”的荣誉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任正隆如是说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任正隆认为,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不宜太高,因为交税也是公民的权利。不管一个公民交了多少税,都是“纳税人”,都为这个社会做了力所能及的贡献。起征点太高就剥夺了低收入者作为“纳税人”的荣誉。
其实作为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任正隆的本行工作是应该率先为农民呼吁:为了你们的荣誉,请要求go-vern-ment不要减免农业税!
房子可以没有,医保可以不要,但是税不可不缴,为祖国GDP作贡献,是低收入人群享有的最后一项荣誉
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8月23日正式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人民日报报道,在24日举行的常委会分组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就个人所得税法修改的相关热点各抒己见。
1500元的起征点是不是仍然过低?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王如珍建议将工资、薪金起征点提高到2000元,把重点放在对高收入者税收征管上。现在提出起征点1500元,是按城镇职工人均负担消费1143元为依据的,这是统计数,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家庭加上用于上学、治病等费用,人均负担超过1500元甚至更多。况且这个统计数是去年年底的数字,今后几年随着物价提高,支出消费也会增加,肯定会突破1143元,而我们不可能3年内再修改税收标准。所以,把起征点提高到2000元,给中低收入者留几百块钱的机动,未尝不可。应该考虑到这“相当一部分”,才能体现对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减轻。
石广生委员也认为,起征点以2000—3000元为好。因为目前的广大工薪阶层,还属于低收入阶层,对他们国家就不要再征所得税了。
全国人大代表俞学锋建议建立按月申报、年终清算的纳税办法。现在很多企业都实行年薪制,跟企业的效益和自身岗位的效益结合起来,这在实际纳税过程中就与纳税部门发生矛盾,或是偷税漏税。因此要尽快建立按月申报、年终清算机制。
李连宁委员则认为,要考虑到对于年薪制、不稳定的一次性收入怎么征税,包括像作家这样的职业,“十年不鸣”,好不容易写了一本书,结果一次交完了个人所得税,他10年的心血一次就没有了。
万学文委员认为,个人所得税法的软肋是在对高收入者征收这一块。对高收入者没有很硬性的措施和条款,没有具体的征收和处罚措施。能否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严厉处罚偷税漏税行为,并建立每个纳税人的专门账户。
许智宏委员说,在公民诚信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加强对扣缴义务人的管理更为重要,这样就把源头控制住了。当然,同时要逐步培养公民义务纳税的观念。纳税以后,还应有单据,现在纳税人都不知道纳了多少税。个人所得税法下一步应该考虑这些问题。
以贾志杰为代表的很多委员认为,每个月1500元的个税起征点仍然过低,应上调至1600元至1800元。理由是,现在月工资收入2000元左右的中低收入人群家庭负担最重。他们上养老下抚小,又要买房子,还要为孩子支付高昂的教育费,各种开支很多。而且物价不断上涨,扣除这些开支以后,许多家庭基本的生活费都难以保证。国务院这次把起征点提高到1500元,幅度不可谓不大,但如果能再稍微提高一些,社会的满意度会更高。
以赵地为代表的多位委员则认为,起征点应进一步调整至1800元至2000元甚至更高,以进一步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也使调整后的起征点可以保持稳定的时间更长。石广生委员认为,起征点应调高至2000元至3000元为好。因为目前的广大工薪阶层,还属于低收入阶层,对他们国家就不要再征收所得税了。
一些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对此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每个月1500元的起征点基本合适,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不宜太高。亦有个别委员认为,1500元的起征点标准偏高,应适当下调。
广西钦州市教育局局长赖每代表担心,大幅调高个税起征点会减少中西部贫困地区的财政收入。在目前转移支付制度存有缺陷的情况下,这可能会进一步影响go -vern-ment对教育等公共事业的投入。他以钦州市为例,当地已免征农业税和特产税,这已经减少了一大块财政收入,调高个税起征点势必又减少一块财政收入。而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额度不能完全到位,县级以下go-vern-ment财政相当困难。
钦州市有3万名教师,其中20%左右每个月的收入在240元左右。“如果减少了财政收入,恐怕连这点钱都发不下来。”赖每代表说。
以路明和丛斌为代表的一些委员认为,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一刀切的规定不符合实际情况。建议中央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给予一个税额的浮动区域。
个税起征点从800元上调至1500元,是此次个税法修正案的最大亮点,也是顺应民意与经济发展形势的必然产物。但1500元是否已经体现了足够的公平,迄今为止没有明确的答案。
2、“众所周知,目前国际KB势力猖獗,地铁又是KB分子的重点袭击对象,所以必须加强地铁车站、月台、车厢内的反恐力度,地铁员工的力量毕竟有限,而地铁公司又希望每趟列车在碰到任何情况时都有人能够及时地指导救援,那么这些地铁家属就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地铁义务安全员的重要职责。”
----广州地铁线网听政会上,地铁员工家属免费坐地铁引起代表争议,地铁总经理如是说
从2005年12月16日零时起,实行了9年之久的广州地铁员工家属坐地铁免费的政策已正式取消。
在2005年12月12日举行的广州地铁线网听政会上,地铁员工家属免费坐地铁引起代表争议,地铁总经理解释,是为了“反恐需要”,其后又解释是“员工福利”。地铁公司一时备受质疑。
2005年12月16日下午1时,刚回到各自岗位的地铁员工便接到通知:从今日零时起,员工家属坐地铁免费的政策将正式取消,以后所有员工的家属乘坐地铁时必须正常购票,希望员工们理解。
“这是我们的福利,为什么要取消?比起电信、电力等部门,我们的福利算是最少了”,“是啊,我们为广州地铁的建设倾尽全力,为什么这点福利也不能享受?”
“谁叫我们是公共事业?”像投下一枚石子,平静的湖面打破了。大家议论纷纷,有反对,有默许,众说纷纭。不过,无论是反对和支持,地铁公司最终已经作出了决定。
据悉,从1997年实行至今,外界传闻有1.8万名地铁员工家属享受地铁免票,据广州地铁公司自己证实实际上只有2000多名,并非象外界传闻那么多,并且地铁公司有明确规定,地铁员工每人只能有两名直系亲属可以免票搭乘,且这两名亲属只能是配偶和子(女)。员工子女即使是双胞胎,也只能给一人享受。到了 18岁或者读大学以后也不能免票。
石小姐是一名地铁员工家属。她于2003年底嫁给地铁公司员工,享受了刚好两年的员工家属免票优惠。她告诉记者,这两年来,她使用免费票费用大约在1000元左右。结婚后,石小姐与先生住在广州荔湾区东堤。由于上班在广州大道,她都是乘公交车去,因为坐地铁要两头走还要换乘,耗时费力不划算。一般周末、黄金周逛天河城才坐地铁,按最大量计算,这两年来,她使用地铁免费票的费用最多不超过1000元。她表示,地铁员工的家属中,像她这样的现象很多。在出行上,成本虽然会考虑,但最先考虑的是便捷。
拥有地铁免费票的严嘉汉是全市10多名乘客监督员之一,他是地铁线网票价的听证乘客代表。他表示,很早就知道地铁公司有规定,正式员工每人有两名直系亲属可以免票乘搭地铁,“如果还没有结婚或者夫妻都是地铁员工的就无法享受这个优惠了,实际上应该只有几千名家属享受这个优惠,有代表提出的18000人免票说法是太夸张。”他认为,员工家属免票的做法不只存在于地铁,铁路系统、航空系统也有这种情况,“这算是对员工福利的正常补贴,其实也无可厚非。”
广州市人大代表陈雪是地铁线网票价的听证代表之一。前天接受记者采访时,陈雪认为地铁公司以这样的形式给予员工福利是不妥当的。“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看,首先是税的问题,企业给予员工福利,企业和员工都要按规定交税。地铁公司给予员工家属的这种福利,既不交税,又没有计入成本,显然不合法。”陈雪认为,要么地铁公司停止这种做法,要么就使其合法化。
这使我想起2005年广东省财政厅所做的部门预算某省级幼儿园年度拨款1470万?曾经引起很多人大代表不满,甚至有代表说出言论“我们可以养公务员,但是我们不养公务员的孩子和孙子”
与2005年相比,2006年广东省财政厅所做的部门预算更为详尽,由115个部门细化到120个,且提前两天发到代表手上。但有代表提出,预算草案中仍存在一些令人不能理解的问题。
其中就包括今年go-vern-ment对前文的某省级幼儿园的拨款反而有所增加,为1500万元。机关幼儿园不属于公共财政的范畴,用大量财政资金使少数人受益,不合理。惠州代表团曾庆全代表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认为对机关幼儿园的拨款令财政负担加重。他说:“一个幼儿园就上千万,比一所中学还多,太增加财政负担了,对于这些机关幼儿园,该社会化就要社会化,该改制就要改制。”
政府的一大功能就是为大众提供公共品,但go-vern-ment并不是一个赢利机构,其一分一毫都来自纳税人,因此如何合理地科学地支配纳税人的钱,尤其值得关注。
其实就我们老百姓看来能把这个预算放到桌面上来已经是go-vern-ment很大的“进步”了,我们还有多少地方的财政预算只局限于各部门、局才能了解,老百姓不知道缴的税到底去向了哪里,是在那些领导们的屁股底下还是在五星酒店的歌城里还是在金碧辉煌的go-vern-ment办公大厅里,所以我说广东的人大代表们你们知足吧!广东的乘坐地铁的市民们。你们幸福吧,我都羡慕死你们了!!
3、“井下点多、面广、战线长,可能有某些环节的工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没有按规定办,小链条断裂造成了大过错。虽然经过反复培训,劳动者的素质离我们的要求还差很远。
----2005年11月30日,七煤公司领导宋凯成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11月27日,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171人遇难
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东风煤矿是一个六证齐全的国有大矿,并且它所在的七煤公司历史安全欠账已基本补齐,国家前后为此专门投入了6000万元,为什么还是出了事?听到这个问题时,在场的3位七煤公司领导沉默了大约半分钟之久,最后还是宋凯成发了言。他把原因主要归咎于井下矿工对规章制度执行不力。“采煤是高危行业,容易出事故。”宋凯成说,“井下点多、面广、战线长,可能有某些环节的工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没有按规定办,小链条断裂造成了大过错。虽然经过反复培训,劳动者的素质离我们的要求还差很远。
看到我们这个矿难领导如此解释,我感到心里一阵阵寒意传来,难道是我们矿工的素质差很远吗。
在七台河“11•27”事故抢险救灾指挥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黑龙江省煤矿安全监察局新闻发言人介绍,井下实际人数与上报人数相差较大,是由于东风煤矿劳动组织管理极其混乱造成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连下工的具体人数都不清楚,还谈什么管理安全?
生还矿工吴杰说,事故发生后,他打开随身携带的井下自救器,却不好使,感觉不通气。他说:“平时没事自救器都是密封着的,外面贴着封条,出了事打开以后,才知道这玩意是坏的。”生还的井下瓦斯检测员张顺利说:“我打开发现里边已经没有氧了。罩在嘴上以后,无论怎么转动开关,也不供氧。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你们根本就没有把矿工的生命安全放在心上,如果平时深深爱着矿工,这些设备怎能不好用?
生还的张顺利还说,井下应付领导、应付检查的事太多了。有很多事都是心照不宣的,检查人员说你有问题,给他个手套,手套里装点‘东西’就完事了。” 瓦检员王运和则讲了一些瓦斯检测方面的实际情况。他说:“我们瓦检每天都有详细记录,瓦斯浓度、通风情况都记,但有一样不记录:上面违章指挥的事不让我们写。比如有时瓦斯量超标了,上头还命令井下生产,这我们不能记。有时为了不让有关方面发现井下真实状况,我们甚至得把瓦斯监测探头堵上。”而就这样的企业还六证齐全,是个明星矿,除了上边检查问题外,跟我们这些领导工作粗糙,实干素质低劣有很大关系,其实,越是不能实干了,就越在假造上显示出聪明来了,这几乎是一个客观规律了。
铁证如山,就是你们的素质低劣,渎职行为,才造成了今天矿工的灾难,你们竟然还如此麻木的抱怨工人素质低劣,良心何在?
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竟然发表了一些言论:
没法避免!中国煤矿死人也没法避免!因为中国的老百姓太穷了。……主要是穷,而不是腐败。为什么工人能接受较低的工资、较危险的条件?老百姓不是傻子,他们不是不知道啊。那为什么还接受?因为不接受活不下去。……谁叫你不幸生在中国了?发展过程中的牺牲是不可免的。你希望没一点牺牲,是很不切实际的想法。
是的,何院士说的没错,发展过程中是要有人作出牺牲。但何院士你能选定哪一些中国公民该去牺牲吗?
4、“中国城市环境污染不是由汽车造成的,而是由自行车造成的”。
---国家“畅通XX”专家组组长、XX大学交通学院院长XX教授如是说-
国内一家搞环境研究的权威机构经过一番调查与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科学”结论。中国城市环境污染不是由汽车造成的,而是由自行车造成的。自行车的污染比汽车更大”。这是国内某知名大学交通学院院长2003年发布的研究成果。直到 2005年,一些媒体忽然发现,这项研究是由一家汽车厂商赞助的。于是大家哗然,不知道教授本人看了这个结论当时是何感想?
这些曾经的“研究发现”现在读来,仿佛象儿时的一部动画片的名字“天书”。
我不想讨论这些专家们的收入,给富人带言没什么丢脸,只要你是公正的,因为市场经济允许有不同的薪酬,同一件事物允许有不同的价值体现,只是你不要拿着全体纳税人的钱某个利益集团代言,或者说拿了某个集团的钱就可以胡说八道。
最近,经济学家刘吉在《英才》杂志上著文说:“严格科学地调查经济学家公信力的公众对象不是阿猫阿狗都可以的”。尽管经济学家已这样严正声明了,但当我把他们的一些经典语录念给我周围的人听时,他们还是不避“阿猫阿狗”的嫌疑,纷纷点评起来,不是调查胜似调查,一点也不亚于厉以宁教授号召经济学家要顶住的互联网的热闹。
5、“药品怎么能当馒头卖,药品价格是什么?它不是做馒头,是面粉的成本加上燃气,加上工人工资,比如说一块钱一斤的面粉做成馒头,就只能是一块二;药品本身是一种高风险、高投入、高附加值的产品,它的价值不能够仅仅与它的成本相提并论。”
----东盛制药集团总裁陶朝辉如是说
药贵不能怪制药商,应该怨你没钱来买我的高价药。你吃不起药活该倒霉,反正我生产的药就是高价卖,你可以选择不吃我的药!
陶朝辉的大论显然不堪一击,他认为“药品本身是一种高风险、高投入、高附加值的产品”,即便这种属实,难道这种风险就该让消费者埋单不成?其实如果这样的理论成立的话那我想说:好,我买你的药,我既然承担了你的风险是不是我也应该享受应得的利益,你给我你的收益分成吧!好象还没有一家医药公司肯给买药的患者分红吧!
更可气的是其同一战壕里的兄弟———吉林修正药业的副经理李宗民对陶的观点表示支持,理由是“新药刚刚投放市场,它花费了企业大量的研发费用”。如今普药翻新的伎俩正大行其道,一些普药换脱一个马甲或者穿一个马甲,价格便急速地蹿升。如此一本万利,哪来的什么研发费用?
其实毕竟他们也有说话的权利。我们只是诧异他们为何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拂逆民意,不惜顶着唾沫与老百姓“叫板”。联系到地产大鳄任志强,日前毫不隐讳地坚持“房地产就应该有暴利”,这不能不使人忧虑和警惕。因为,从他们理直气壮的态度看,他们丝毫不认为“馒头论”和“暴利论”有不妥之处,似乎果真真理在握,其潜台词暴露无疑:“我的地盘我做主”。
日前,国家拟推行药品须明码标价,许多药企不是百般辩解而横加阻挠吗?关键是他们标价的药品一旦透明化将会对他们寄生的肥肉—医院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什么在药店标价几块的药在医院里可以开到二三十块,为什么医院有的药在药店里却难觅其踪。大家都不是瞎子。
2006 年1月7日,卫生部召开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推进城市医疗体制改革成为今年十大卫生工作要点之一。卫生部提出,各地市应选择部分公立综合医院,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主要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城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保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及老人、儿童服务。对平价医院实行预算式全额管理,收入上缴,支出由go-vern-ment核拨。
新一轮医改将拉开帷幕,其中,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成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并非这次医改的首创,之前不少地方已推出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或平价门诊,只是出于自发的或市场竞争之需。老百姓对此类的平价医院与病房、门诊是怎么看的呢?据12月26日《南方都市报》报道,日前,广东省肇庆市端州人民医院和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连开设了便民平价门诊。据悉,这些便民门诊称,诊断感冒每次药费不超过10元,其他普通疾病药费不超过30 元。由于费用低廉,它们引来了广大市民的热捧,但也有市民质疑:“医院说还有一些病需要转移去其他门诊,有什么标准吗?是否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在利用平 价门诊做宣传?”
这次由卫生部提出的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与之前的有所差别。一是服务对象上有所针对;二是实行预算式全额管理。尤其是后者将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回归公益性,剥去商业化、营利性“外衣”,将有效地预防“挂羊头卖狗肉”的动机。这下好了,看病,请进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看病难、看病贵”一下子解决了?恐怕是高兴得太早了。岂不说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的数量与布局是否能满足看病需求,即使数量与布局完全达到了要求,平价医院依然面临着监管难与进药贵的困境。
现行的医疗管理体制决定了go-vern- ment主管部门与医院间的“上下级”关系,在监督上,下不了手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会结成 “利益链”,合谋赢利。最近所发生的“新闻”——撤消了医院院长之职,还保留着卫生局副局长之位;医院“反哺”go-vern-ment……平价医院会不会一诞生就进入go-vern-ment主管部门投置的“襁褓”里?尤其是“收入上缴,支出由go-vern-ment核拨”的体制下,“反哺”的重任可谓不轻。有人早就建议,建立一个与任何医院都没有利害关系的独立的医疗服务监管体系。
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研究人员的报告认为,中国卫生资源总量已超过现有经济发展水平,需调控好过剩卫生资源”(《新京报》1月6日)的新闻,对“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作出了全新的分析:医疗技术水平低、卫生资源中公共投入不足以及医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都不是根源。因为有13%患者不采取治疗措施、中国医生门急诊人次较低、中国医院床位利用率低等理由若干。
中国的医疗资源的确是完全充足的,只不过却是广大群众消费不起的!用屁股思考都看得明白:如果不是看病贵,人都不敢看病,卫生资源会过剩吗?医疗设施是不怎么缺,关键的是广大群众缺钱。最终的问题,兜兜转转又得回到医疗费用过高上来。
老百姓的愿望只是降低药价、减少医疗支出费用,并没有痴想让医院变成大家的福利院,这样简单的要求怎么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遥不可及呢!
6、 《关于建立人口准入制度,控制人口规模,保持人口与城市资源平衡的建议》
----在北京两会上政协委员张惟英教授做出如是提案
2005年的北京“两会”上,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惟英“一案成名”
在“两会”上,张惟英教授提出目前北京市的居住人口已超过各种资源的人口承载极限,严重制约了北京的发展,建议摸清北京市实际需要的人才类别,用准入制度进行合理的引入,规范人口流动。
张惟英教授提出:“这些人(外地人)素质比较低,长期没有工作后,往往会铤而走险,给社会治安带来不安定因素。北京城市发展并不太需要这些人。”“事实上,北京很多管理混乱的地方就是因为这些人(外地人)造成的,比如说收废品、恶意乞讨的,他们的存在确实损害了北京市民的生活。”
北京发展不需要低素质的人,把他们都拒之门外,从此,垃圾要自己倒了,马路要自己扫了,楼房要自己盖了,北京的城市环境全国第一,人民的教育水平统统赶英超美了。其实还应该建立人口准出制度,把北京土生土长的低素质的人清扫出门,这样就可以实现全球第一高素质都市了!
人口的自由流动,是中国改革二十年来的重要成果,这一提案等于让历史开了一个倒车,难怪乎此议案会遭致如此结局
北京市现在人口已经超过1500万,瞬时人口接近极限人口数字1800万,如何控制城市人口增长,成为北京市go-vern-ment一大难题。而张惟英提出按照城市需要控制人口,实际上等于“精英准入”,一时网络上骂声四起,压力之大,让张惟英感慨“生活被打乱了”。
有人在互联网上发表评论:原籍江苏、曾经在东北插队落户的张惟英教授“是凭着自己身强力壮挤上公交车后就要求司机关门,而不管身后没有上车的人……
对于来自网络和媒体的批评,张惟英颇感意外和委屈,她说:“我所说的‘准入’其实是一个很系统的东西,其中包括工作绿卡、经济调控等多个手段,准入其实不是绝对的排斥,只是想对希望来京长期居住的人有一定的控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户籍制度顺应了当时国家对劳动力、消费品等实行计划分配和严格控制城镇人口增长的需要,促进了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城乡的社会稳定。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端正日益显现——
首先,实行户口二元管理结构,人为分割城市人口和农业人口,既不合理,也不科学。
其次,户口迁移限制太死。
第三,户口登记不够严密,出生不报、死亡不销以及户口变更、更正不及时等问题十分突出。
第四,户籍管理制度在一些地区仍不够完善。一些地方户口审批制度不严格,政出多门、多头审批。
最近北京的人口政策其实已经放开很多了,但是驱动go-vern-ment“有形之手”松动的是利益集团“无形的手”。对于房地产开发商和汽车商来说,对外来人口的消费限制无疑阻塞了自己的财路。在这种情况下,“开放”就成了各方面众望所归的努力方向。
有人指出,这就是户籍制度背后的利益潜规则。
另外一个颇值得玩味的例子是,深圳市于2004年6月29日作出决定,将该市尚存的27万农民在10月31日前全部变为城市居民,原集体所有土地收归国有,从而深圳将成为中国首个无农村、无农民的城市。
“深圳的做法并不值得欢呼!”一位土地问题专家对记者说,在他看来,这是以解决户口问题对农民土地的变相剥夺,“过去在二元户籍制度下,利用‘剪刀差’剥夺农民的产品,现在倒好,利用户籍改革,把农民最后的生存基础也剥夺了。”
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曾撰文指出:户籍制度在建立之初并不一定是一项歧视制度,只是实施紧缺生活品配给的手段之一,是适应当时计划经济体制需要的,在我国工业化初期发挥过一定历史作用。
改革开放初,生活品短缺的问题解决了,但公共品短缺的问题却更加凸现。因此,户口的含金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更重了。
到20 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各种资源向特大城市的聚集,小城镇(市)的公共资源相对枯竭,小城镇(市)户口的含金量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小城镇的户口几乎不值钱了。而在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城市市民的福利待遇,依然远远高于周边城市和乡村的公民待遇。因此,这些城市的户口不仅没有因为“开放户口” 的呼声高涨而取消,相反,这些城市的户口制度成为一部分人(城里人)排斥另一部分人(城外人)的“电网”。
中国人民公共安全专家大学治安系教授王太元认为,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户籍吸引力最重要的是它背后的利益,比如就业、补贴、社会保障等,如果户籍背后这最关键的几项都不存在了,那么户籍的含金量也就微乎其微了。
北京一个拥有13亿人口大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什么把"城市"放在第一位,而把"中心"放在第二位?显而易见,这个城市不存在啦,这"中心"还在吗!还可以说,北京不仅仅是13亿国民长期向往的地方,也是各国友好人士敬仰的世界历史名城。可想而知,长期在北京居住的人,肯定会付出比在其他城市更高的各种代价。
有人说,如果一个人不能承受北京高额的生活成本,选择离开,也不失为一个对自己和北京都好的选择。不然,这个人在北京一定生活得太累。城市生活本身,需要相应的生活能力,以及生活素质。这是一种非强制的、天然的城市进入门槛。该委员"建立人口准入制度,控制人口规模,保持人口与城市资源平衡"的建议,其内涵显然是讲,人口流入城市的城市化运动,应该是一个有序的、渐进的过程,需要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同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科学发展观。但表述上缺乏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也就是,摆在第一位的不应是"建立人口准入制度",似乎这个"第一位"充满了一种"歧视" 的色彩,总让人联想到令人厌恶的行政强制措施。实际上,该建议的表述应该突出的是建议本身所内涵的科学发展观。
人们已看到现实生活中违反自然规律城市化过快的现象
我们现实的城市生活里,对人们经济能力的要求很高。按照一般的自然规律,当人们在城市生活很累,或者无法在城市正常生活的时候,他们会选择离开这个城市。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并没有按照这样的自然规律理性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有人说,这些人宁可成为乞丐、流浪汉或者盗贼,也不愿意离开城市。还有人说,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固然会给城市带来压力,但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有效地利用和控制一样重要。控制利用好了,合理流动起来,自然将化解城市的压力。北京政协张惟英委员正是看到了这种城市化过快的现象,并及时向有关go-vern-ment部门提出了她的建议。
张教授说,她说的“人口准入”的含义是,在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控制北京人口增长。“可能是我写提案时没有注意措辞,才引起了别人的误会”。
日前,王岐山表示,人口控制管理手段主要是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由于过去主要使用的行政手段—————户籍管理的作用已不大,而暂住证目前也没有强制执行了,go-vern-ment正在研究新的行政手段。至于经济手段,对于低收入人群而言,似乎也不灵验,还需要思考新的方式。
接受记者采访时,张惟英教授表示,“‘人口准入’只是我去年提交的5个提案中的一个,而且不是我的重点提案。也许是今年公开了去年政协委员的提案。这个提案才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7、“说句实话,官匪勾结的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待遇过低了!”
----成都火车站派出所副所长付小华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成铁公共安全专家局成都车站派出所部分pol.ice被依法查处
2005-05,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网站刊发了一条惊人消息:成铁公共安全专家局成都公共安全专家处成都车站派出所的四五十名pol.ice由于与站内小偷勾结谋取不义之财,正在被铁路公共安全专家机关依法查处。
另有知情者告诉记者,已有十多名涉嫌参与勾结的pol.ice被逮捕,另有三四十名涉嫌pol.ice被隔离审查。据有关人员介绍,成都火车站派出所有公共安全专家干警约150人,此次被查处的pol.ice占了该派出所全部pol.ice总数的三分之一。
据了解,负责成都火车北站地区安全的成都铁路公共安全专家处,干警有1500名左右,其中成都车站派出所约有150名pol.ice(现在只有90余名),执法范围主要是火车站售票厅、候车大厅等地界。
据介绍,成都火车站内长期行窃的扒手大多属于“仁寿帮”、“遂宁帮”、“宜宾帮”等“成建制团伙”,其内部分工明确,甚至进站作案时间段也划分得十分严格。
“小偷如果要进入候车大厅行窃,必须要给在该段执勤的铁路pol.ice交纳数百元不等的‘入场费’。交费之后,小偷即可在候车大厅内自由活动,随意发挥自己的‘钳工’技术。如果被旅客发现、逮了现行,小偷也一点不担心。收了‘入场费’的pol.ice,自然会想各种办法保护他。往往是当着当事人的面,将该小偷抓回派出所讯问。一旦旅客上车一走,小偷就被放出来,并再次到‘买下’的场所去行窃。”
一位地方pol.ice告诉记者,他和同事曾抓获了几名所谓“遂宁帮”的成员,但由于没人报案,相关证据也不足,只好放了。“后来,我们经常发现这几个人在候车大厅内流窜,我们一直不明白他为何如此猖狂。现在才知道,原来是有铁路pol.ice‘罩’着他们。”
进一步的调查表明,成都车站派出所属成都铁路公共安全专家机关的基层单位,每天面对大批旅客进出,承担的任务可谓相当繁重,而民警的正常月薪不过2000元左右,但还有相当一些人员千方百计靠走领导门路,甚至靠钱财贿赂寻求进入该派出所。
知情人士透露:“其实原因很简单,在车站派出所,可以捞取大把不义之财。”据介绍,该派出所的个别pol.ice家产甚至高达上百万元,而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正是小偷们每月的贡献。“有的pol.ice甚至在银行办有专用信用卡,每月由小偷按时汇钱。”
2005年2月19日,铁道部四名特派员以督察打击成都票串串为由,专程从北京悄悄抵达成都铁路公共安全专家处。警方人士透露,这四名所谓“打票专家”,实际上是乔装了的铁道部专案组成员!他们此行的真正目的,是全力调查铁路派出所内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很快,派出所部分pol.ice与小偷勾结的事实被查证清楚,特派员立即将查实的pol.ice进行拘留,随后将这部分pol.ice带往重庆作进一步调查。
据介绍,铁道部之所以会很快突然派出4名专员秘赴成都处理此事,是因为此前有一名北京官员在成火车北站派出所亲身经历的一段“奇遇”。但由于目前谁都无法从办案的警方或检方得到证实,这段“奇遇”有很多版本已经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成铁公共安全专家成都车站派出所的确存在“警匪勾结”的问题。据介绍,目前成都铁路公共安全专家机关正在对案件进行严肃查处,有的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已经有7人被正式逮捕,有6人被刑拘审查,此外还有二三十人接受隔离审查。
8、是否司法不公应该从最后纠正的结果看。这个案件从错的又纠成正的,难道不是司法公正的体现吗?
----高法副院长万鄂湘日前在就佘祥林案答媒体问时如是说
佘祥林被宣告无罪了,这个名字将会被中国法制史记载。
京山青年佘祥林冤狱达11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冤情大白于天下,群众在惊愕的同时,庆幸的是无辜者佘祥林没有被冤杀。
1994 年4月11日,京山县雁门口镇吕冲村水库发现一具无名女尸。办案民警赶到现场后,经过排查,认为死者为张在玉,怀疑其丈夫佘祥林有故意杀人嫌疑,并在次后对佘祥林进行了讯问。佘承认自己杀害了妻子张在玉,并先后交待了四种不同的作案经过。1994年4月22日,京山县公共安全专家局以佘祥林涉嫌故意杀人将其刑事拘留,4月28日京山县检察院对其批准逮捕,8月28日原荆州地区检察分院以佘祥林犯故意杀人罪对佘祥林提起公诉,原荆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于同年 10月13日作出一审判决,认定佘祥林杀害其妻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省高院刑一庭组成合议庭审理认为,该案起诉和原判决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提交院审判委员会讨论,主持审判委员会讨论的副院长认为:“一审法院按被告人的第四种(口供)认定,没有证据。”参加讨论的各审判委员会委员仔细听取汇报后,一致认为此案疑点重重。出席会议的审委会成员列举了本案存在的5个疑点,在各自发表的意见中详细列举了本案的矛盾及不能认定的理由,并根据疑点明确提出了不排除“死者”自行出走或随他人出走的可能,决定将此案发还一审法院重审。
省高院二审期间,承受了来自外界的巨大压力,“死者”的亲属上访并组织220名群众签名上书,要求对杀人犯佘祥林从速处决。省高院不为“民愤”所左右,于1995年1月10日作出(1995)鄂刑一终字第20号刑事裁定,坚决撤销一审判决,将该案发回重审,避。
2005 年3月28日,42岁的湖北妇女张在玉从山东回到了老家———尽管在11年前,她已被当地法院判定因遭丈夫的杀害而“去世”。而此时,她的丈夫佘祥林,已在牢狱中度过了11年的漫长岁月。11年后,关键人物张在玉“死而复生”,蒙冤入狱的佘祥林11年后终于沉冤得雪
佘祥林蒙冤11年,真相大白,舆论哗然。不由的让我想起河北省的一个名字----聂树斌,不同的是,一个早已冤死,一个毕竟还活着。
《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第3款明确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然而,一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一个“一致认为疑点重重”的案件,却并没被“无罪推定”,而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使一个清白无辜的人蒙冤入狱11年。对此,无论公共安全专家机关还是审判机关都难辞其咎。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在公众要求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呼声中,有人却把过失说成是功劳,并说是“维护了司法审判的独立性和法律的严肃性”
在湖北省高院看来,正是由于他们“严把死刑案件复核关,坚决顶住压力,不为舆论所左右,撤销一审判决”,才避免了无辜者被冤杀”。如果没有这种“经验”,佘祥林可能早就变成另一个河北的聂树斌了,而现在只不过是坐了11年牢而已———你佘祥林还不应为此感激涕零?
这样的逻辑让人是让人哭还是让人学习。也许佘祥林真得庆幸这种所谓的“经验”让自己保全了性命,不过这也同样只能是一种沉重的庆幸。但愿对他来说,正义和人权不再是牢狱中最大的人生希望,11年的牢狱之灾也只是象做了一场噩梦。
明明是当事人无罪却被11年铁窗关押,明明当是“假定有罪”、“定而后审”等司法陋病,如何能把“没有冤死”来当成一份经验?后来所谓的“纠正的司法公正”,更是激起了极大的民愤,网络上的留言纷纷嘲笑,如果说这也是司法的公正,那“死而复生”的张在玉便算是代表了我们的司法。所以虽然发言者是最高法的副院长,但我们仍然有理由推定,万副院长的个人见识也只能是代表个人的想法而代表不了最高法在佘祥林冤案上的反思。
无论从任何一个方面来说,都不能将佘祥林沉冤得雪归功于我们的司法公正。而实际上是关键人物张在玉的“死而复生”救了佘祥林。但绝不是司法的公正救了佘祥林,我们的“司法公正”并没有主动去寻找张在玉,甚至还将证明张在玉未死的村民倪乐平关押了3个月,将四处寻找张在玉在世证据的佘母关押9个月……。
所以实事求是地说,佘祥林“这个案件从错的又纠成正的”,体现的反倒正是我们司法公正的欠缺。当年种种证据不足、迹象可疑之下,我们的司法体系不能敦促办案人员去了解事实、追寻真相,相反却纵容“假定有罪”进行严刑逼供,显见司法公正迷失。此后时间推演、事态荒芜,案件的疑谜之处未消而侦查核实的手段进步,我们的司法体系也未见悲天悯人地重新提审案件,又何言纠正的司法公正存在?只有当“假定无罪”、“疑罪即无”、“体系公正”等等司法原则落到实处,司法体系才算是拥有了自我的公正能力。我们现在的法治建设,固然已经白纸黑字地写明了这些尊重人权的司法原理,但距离真正地落到实处、受到保证尚有距离。而具体到佘祥林的绝处逢生,则显然已经是无罪的如山铁证显现,而并非是因为有某种司法自查自纠机制发力。
无论怎样的事后纠正,其实都不能弥补回原来的公正。时间无法倒流,再怎样的“最后纠正的结果”显然都不能弥补一个人被冤枉甚至是冤杀的不公,而佘祥林虽幸未被冤死,但大好年轻之际被高墙围困11年,精神上受到极度创伤,又岂是一句“你现在无罪了”可以讨回公正的?所以法治之下设有国家赔偿和责任追究,而佘祥林能否申请到合情合理的赔偿金、当年铸就冤案的司法责任人会得到怎样的法律惩处,目前并不知晓。即便从这个角度来讲,论及纠正的司法公正目前已经得到体现,难道不是言之过早吗?遑论还有上述因为替佘祥林作证申冤而遭关押、打击的亲人和村民,与佘祥林被冤是一样的不公。
弗兰西斯•培根有一句名言:“一次不公正的判决,其恶果相当于十次犯罪。”
目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表示:要使人民群众‘告状有门,冤情能申’
9、“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
----经济学家厉以宁如是说
2005年11月,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说,“中国合格的经济学家不超过5个”。而在其后,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公众信任率超过10%的经济学家仅两人。
稍微看看那些广为流传的经济学家的高论,就不难理解公众对他们的不屑了。
经济学家的语录一般是比较经典的,但是他们也会对自己的语录做解释,会把那些语录放到地球经济的总历程或者论小康概念的进步等我等不知所云的环境中做出N种解释,现在摘录其中比较明显的我等能有一点理解的语录以肆大家作为酒足饭饱的闲谈阔论,
国有资产怎样改制?在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必然的,不必大惊小怪。只要把企业财产经营权改为“法人财产权”,国有企业的一切难题就迎刃而解了。为了达到改革的目标,必须牺牲一代人,这一代人就是3000万老工人。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中国应该用就业促进就业,因为有一批人就业了,赚了钱他马上会花掉,另外的人就有了赚钱的机会。----到底有多少人的享乐是建立在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身上的?有我吗?有你吗?
房地产是否有泡沫?什么叫小康,小康概念要拥有两套房,应该鼓励中国人购买两套房,在家住一套,出去休假时住另一套。房价涨得快是正常现象,说明居民的收入多了。以前投资的房产升值了,是好事!----看着苍老的父母用颤抖的手捧出积攒了一辈子的血汗钱为我在都市中购买的房子,我无言以对
如果有机会向总理建言,我一定要说“三个不要轻言”,不要轻言经济过热,不要轻言房地产泡沫,也不要轻言人民币升值。中国现代化的标志是北大教授拥有轿车和别墅。----教师已经开始被划为高收入者,面对莘莘学子,面对用全村人集资送来的学生,不知道他们的别墅可还大否,不知他们的轿车可还中意否
保守地说,今后10年,中国的大城市,无论是上海、北京还是南京,房价要涨3倍;大胆地说,10年房价要涨5倍以上。----这人要在以前肯定是反革命,国家都说房价过热要降温,他还在那里扇风点火
中国的贫富差距还不够大,只有拉大差距,社会才能进步,和谐社会才能有希望。----看来要等到工人农民兄弟门都揭竿而起,动乱的社会才能进步,。
中国穷人为什么穷,因为他们都有仇富心理。我要为富人说话,不是为了讨好富人。今天有些人骂富人,好像是给穷人出气,其实他们是害了穷人。杀富济不了贫,穷人应该将富人看成自己的大哥,大哥穿新衣小弟穿旧衣,天经地义。将基尼系数农村城市分开计算,这样中国贫富分化就不严重了。农民有望进入社会中产者阶层。中国农民不要害怕当中产阶级。----不否认中国人的仇富心理,因为“经济学家年收入10万,生活清贫”,可在中国还有广大农民和贫困人口70年也收入不到10万元
中国处于发展中阶段,重工业化是必经阶段,对环境的污染势必难免。但我们获得了收益。 ----有本事你让go-vern-ment把首钢再搬北京回来
中国不应该建成福利社会,否则人们便没有危机感,不好好工作.我建议取消所谓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等福利,目的是保持大家的工作热情和能力。--- -社会倒退了吗?事实上,中国目前80%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85%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基本医疗保障,城乡困难群体没有制度化的社会救助, 1.4亿老年人和6000多万残疾人以及亿万妇女儿童缺乏必要的社会福利。?
国有资产多条1、许多国有资产是冰棍,不用也会自然消失的,只有运作起来才会产生效益。管理层收购国企,实现了产权和管理权合一的效果。即使是“零价格”甚至负价格转让,国家也不一定吃亏,因为很多国企都有很多的负债和职工负担,这就好比你带着女儿改嫁和你单身一个人改嫁时的谈判能力肯定是不一样的。2、国有企业迟早要卖。既然如此,得先卖效益好的,不然,以后效益不好就没人要了。3、不妨把这些公共财产看成无主之物,谁先把它拿来卖,这公共财产的产权就算他的。你如果正好当一家国有企业的厂长,就可以和主管部门合伙把这家工厂卖给有钱人,产权就变成私有了。----昨天隔壁二傻神秘的对我说有一个人要把对面老水泥厂卖给他,才十块钱,他问我买不买,我说等等看,或许明天那人就倒贴咱二十块钱呢!
Communist主义已经走过了,建国后30年就是Communist主义。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允许私有制的存在,而现在就是这样,所以,“Communist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私有化道路必走不可-----妈的,我们都被马克思忽悠了
下岗又有什么可怕呢?50年代的至少分子还不照样上山下乡,他年轻的时候还不照样服务农村大队,再说那个人家发达国家失业还是大的问题,我们国家还处在中等发达水平,下岗又有什么大惊小怪呢?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现在工人们却的就是创业的勇气和观念。农村的天地最广大,可以下到农村之中,租田地搞农业生产,解放农民需要下岗工人一起努力,这也是一条道路。----农民都跑到城市里来了,来吧工人弟兄们,让我们到农民的后方去,那里是我们的广阔天地,我们要去解放农村,去做“企业化的农民”!
应将属于go-vern-ment或者国有企业集团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平均分发给中国的人民。这些股票大约价值每人4000元人民币。对于农村的家庭来说,这些钱相当于三年的收入。还有,大型国有企业(比如银行、铁路、电讯、水利和采矿公司)应该尽快上市。尤其是那些拥有采矿权的公司上市时应该包含采矿权,并且地方go-vern-ment不应该把这些采矿权出让给新的公司。上市后,这些公司可能价值每人1500元人民币。这是一个标准的农村家庭又一年的收入。----好啊,我们将会平均的分配国有资产,那以前的人民币作废吗?
腐败是否有理?既然掌握公共权力进行公益决策的人不肯轻易放弃和交出他们的权力,而改革又不能从其手中强夺,就只能通过腐败与贿赂的钱权交易的方法进行购买。改革要利用腐败和贿赂,以便减少权力转移和再分配的障碍。腐败和贿赂成为权力和利益转移及再分配的一个可行的途径和桥梁,是改革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润滑剂,在这方面的花费,实际上是走向市场经济的买路钱,构成改革的成本费。----看来还是要腐败和贿赂的,你看经济学家都说了!
在公有制下,官员索取剩余可能是一个帕累托改进;因为它有利于降低监督成本,调动官员的积极性。私人产品腐败的存在,对社会、经济发展来说即使不是最好的,也是次优的。第二好的。反腐败力度在把握适当、要非常适度,如果力度把握不适当,间接带来的负效应也非常大。----你看原来受贿也是有理由的呀
以资产换特权,促进私有化。我曾对中央go-vern-ment说,最好干脆给这些人一大笔钱,把这些权力买下来,叫他们以后再不要利用这些权力了。中国最上层没有什么贪污腐化,下面却有数不尽的贪污腐化。----我怎么也看不懂
改革初始,只有权力没有市场……前半部分:权力创造市场……金融资本阶段在性质上是资本发展的最后阶段,只差一个国际化没有完成。至此中国体制转轨的任务可以说基本上完成了前半段──以权力创造市场;中国旧体制下积累的财富基本转移完毕,中央go-vern-ment直接能够控制的资源不多了……后半部分:权力退出市场;中国改革的前一半任务就算基本完成,应该开始后一半:权力退出市场,健全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根据中科院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教授的2002年的一篇论文统计(1999~2001年):party政机关一把手们每年从国库里盗走GDP的14.2%~14.9%,9875亿— 12570亿元之间,是我国4亿多农民一年的纯收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 ,是2002年全国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2640亿元的近4倍!而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专家表示,普遍存在的严重腐败正成为中国社会不满的一个重要源头。
我国虽然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警戒线,但发生社会动荡的可能性甚微。----过去20多年年均经济增长9.5%的中国,也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扩大速度最快的国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5(国际公认的基尼系数警戒线是0.4),接近“社会动乱的边缘”。
经济学家应为谁说话?企业的生存环境包括商业环境、政治环境以及舆论环境。前两种环境越来越好,而舆论环境已经到了1992年以来最不好的时候。最近在社会上、舆论界兴起了一股妖魔化、丑化整个中国企业家队伍之风。在这个网络时代,学者能独立于大众舆论才是最不容易的事。对一个真正的学者来讲,最难做到的不是你骂go-vern-ment、骂企业家,而是你敢不敢站在大众舆论的对立面,坚持自己的观点。经济学家要有勇气顶住两方面的压力:一个是上面的压力,不做风派;一个是互联网的压力。----乖乖,看来还有我等网虫的责任啊
我希望我的言论能够改变国家的改革方向。如果我失败的话,这不是我个人的失败,这是我们国家的失败。我是个伟大的思想家。我这一次一定要成功,如果我失败的话,那会给中国社会带来一个多么大的危害。---- 混沌理论的杰出代表,连一只蝴蝶扇动翅膀都会影响几个月后的天气,你要是失败了我们银河系就该爆发离子风暴了
不管外汇储备的多或少,只要经济搞得头头是道,外汇储备是可有可无的。有谁提及美国的外汇储备是多少?只有像香港、台湾那样的小经济,或那些不成气候的大经济,才要论什么外汇储备的。要记住,一个经济搞得强劲,自己发行的钞票就是储备;搞得一塌糊涂,什么储备也保不了。关于金融方面,应该是不需要数学的,这是制度的问题。制度跟数学没有关系。你看看香港起飞的时候,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那时银行家、金融家满街都是,没一个懂得数学的。----看来央视以后新闻里不要报道什么外汇储备了,我们泱泱大国哪里用那个东西,多发行点钞票就行了,以后和外国结算也必须用人民币,他要不同意咱就不跟他做生意
我把堵车看成是一个城市繁荣的标志,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堵车,那它的经济也可能凋零衰败。(1998年特大)水灾刺激了需求,拉动增长,光水毁房屋就几百万间,所以水灾拉动中国经济增长1.35%。----竟然还有这种败类
把当年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的八个国家找过来,这八个国家,每一个国家建一所学院,就建在圆明园的遗址上面,形成一所联合大学!就叫做圆明园大学或叫八国联合大学。简称八国联大。----和这种人认识就是耻辱
10、"爆炸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不会污染水源"
--吉林石化的人如是说
2005年11月13日,位于松花江上游的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当时的报道援引有关人士的话称,“爆炸产生的是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到水源”。
一下联想起家里的煤气,燃烧时候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心里一阵释然,哦,原来没什么事情,爆炸不比燃烧的充分吗,不就是相当于自己家煤气罐爆炸了吗!
事实是:
爆炸后泄漏的化学物品在松花江中形成了长达数公里的污染带,导致中下游的哈尔滨市不得已停水4天。
11月24日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发布公告称:事故属于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吉化应负主责。随后,原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
2005年12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委托俄联邦国家紧急状况部部长绍伊古将飞抵哈巴罗夫斯克视察后,在莫斯科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不排除在哈巴罗夫斯克实行紧急状况制度、全市停水3天的可能,为此各企业和机构必须做好储水工作。阿穆尔河岸附近居民已经疏散。
更具有戏剧色彩的是吉林市有关部门刚刚获得了某国际组织评选的“最适合开办工厂城市”的称号。
蓄水,抢购矿泉水、纯净水。原价1元的矿泉水升值到4元,原价4元的大桶装纯净水卖到20元……哈尔滨街头的水已经块比油贵了
因为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致使松花江水源遭到污染,黑龙江哈尔滨市go-vern-ment去年12月21日发出通告:全市停水,期限4天。但官方的表态并没有阻挡住流言的散播。
12月21日傍晚,哈市的移动电话、小灵通开始无法通话或通话不畅。当地网络客服的解释是:“由于通话量暴涨,系统承受不了,造成通讯线路的阻塞。”
一种传闻开始甚嚣尘上:“哈市将在25日和26日发生5到6级地震!”
22日,黑龙江省有关部门公开澄清:虽然7月25日大庆林甸发生地震,但该省包括哈市在内的其他城市短期内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哈市的停水不是因为地震。
但是,哈尔滨在面对市民时还是撒了谎:12月21日傍晚,编号为哈政法字 [2005]25号的关于哈市市区临时停水的第一个公告出台说,停水是因为“全面检修供水管网设施。”
“室外零度冰冻的天气,如何维修管道?”对于官方说法,大部分市民嗤之以鼻。
或许意识到说法难以自圆其说,仅6个小时后,哈尔滨市go-vern-ment于次日凌晨发布了第二个停水公告,声称停水是因吉化公司爆炸事故。
在打了自己一个响亮耳光之后,哈市go-vern-ment相关救灾工作开始行动起来。黑龙江和哈尔滨市颠倒180度的做法,再次印证了SARS来临时给我们留下了最深刻教训:当城市危机发生时,让公众获得知情权,其效果远远好于让公众“蒙在鼓里”
from 猫扑
关于“媚雅”
前不久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谈到有关“媚俗”与“媚雅”的问题。作者认为,米兰·昆德拉用出来一个词儿,叫做“媚俗”,是指艺术家为了取悦大众,放弃了艺术的格调。他还说,我们国内有些小玩闹造出个新词“媚雅”,简直不知是什么意思。这个词的意思我倒知道,是指大众受到某些人的蛊惑或者误导,一味追求艺术的格调,也不问问自己是不是消受得了。在这方面我有些经验,都与欣赏音乐有关。高雅音乐格调很高,大概没有疑问。我自己在音乐方面品味很低,乡村音乐还能听得住,再高就受不了。
大约十年前,我在美国,有一次到波士顿去看个朋友。当时正是盛夏,为了躲塞车,我天不亮就驾车出发,天傍黑时到,找到了朋友,此时他正要出门。他说,离他家不远有个教堂,每晚里面都有免费的高雅音乐会,让我陪他去听。说实在的,我不想去,就推托道:听高雅音乐要西装革履、正襟危坐。我开了一天的车,疲惫不堪,就算了吧。但是他说,这个音乐会比较随便,属大学音乐系师生排演的性质。你进去以后只要不打瞌睡、不中途退场就可。我就去了、到了门口才知道是演奏布鲁克纳的两首交响曲。我的朋友还拉我在第一排正中就座,听这两首曲子——在这里坐着,连打呵欠的机会都没有了。我觉得这两首曲子没成没谈、没油没盐,演奏员在胡吹、胡拉,指挥先生在胡比画,整个感觉和晕船相仿。天可怜见,我开了十几个小时的车,坐在又热又问的教堂里,只要头沾着点东西,马上就能睡着;但还强撑着,把眼睛瞪得滚圆,从七点撑到了九点半!中间有一段我真恨不能一头碰死算了……布鲁克纳那厮这两首鸟曲,真是没劲透了!
如前所述,我在古典音乐方面没有修养,所以没有发言权。可能人家布鲁克纳音乐的春风是好的,不入我这俗人的驴耳。但我总觉得,就算是高雅的艺术,也有功力、水平之分,不可以一概而论。总不能一入了高雅的门槛就是无条件的好——如此立论,就是媚雅了。人可以抱定了媚雅的态度,但你的感官马上就有不同意见,给你些罪受……
下一个例子我比较有把握——不是我俗,而是表演高雅音乐的人水平低所致。这回是听巴赫的合唱曲,对曲子我没有意见,这可不是崇拜巴赫的大名,是我自己听出来的。这回我对合唱队有点意见。此事的起因是我老婆教了个中文班,班上有个学生是匹兹堡市业余乐团的圆号手,邀我们去听彩排,我们就去了。虽不是正式演出,作为观众却不能马虎,因为根本就没有几个观众。所以我认真打扮起来——穿上三件套的西服。那件衣服的马甲有点瘦,但我老婆说,瘦衣服穿起来精神;所以我把吃牛肉吃胀的肚腩强箍了下去,导致自己的横膈膜上升了一寸,有点透不过气来。就这样来到音乐学院的小礼堂,在前排正中入座。等到幕启,见到合唱队,我就觉得出了误会:合唱队正中站了一位极熟的老太太。我在好几个课里和她同学——此人没有八十,也有七十五——我记得她是受了美国政府一项“老年人重返课堂”项目的资助,书念得不好,但教授总让她及格,我对此倒也没有什么意见。看来她又在音乐系混了一门课,和同学一起来演唱。很不幸的是,人老了,念书的器官会退化,歌唱的器官更会退化,这歌大概也唱不好。但既然来了,就冲这位熟识的老人,也得把这个音乐会听好——我们是有这种媚雅的决心的。说句良心话,业余乐团的水平是可以的,起码没走调;合唱队里领唱的先生水平也很高。及至轮到女声部开唱,那位熟识的老太太按西洋唱法的要求把嘴张圆,放声高歌“亚美路亚”,才半声,眼见得她的假牙就从口中飞了出来,在空中一张一合,做要咬人状,飞过了乐池,飞过我们头顶,落向脑后第三排;耳听得“亚美路亚”变成了一声“噗”!在此庄重的场合,唱着颂圣的歌曲,虽然没假牙口不关风,老太太也不便立即退场,瘪着嘴假作歌唱,其状十分古怪……请相信,我坐在那里很严肃地把这一幕听完了,才微笑着鼓掌。所有狂野粗俗的笑都被我咽到肚子里,结果把内脏都震成了碎片。此后三个月,经常咳出一片肺或是一片肝。但因为当时年轻,身体好,居然也没死。笔者行文至此,就拟结束。我的结论是:媚雅这件事是有的,而且对俗人来说,有更大的害处。
allan扫校
2007-06-04
空地住21年,英流浪汉变富翁
英国一个无家可归的老人在伦敦一处豪华地段的空地上住了21年后,24日赢得了所栖身的约800平方米土地的所有权,一夜之间成了“百万富翁”。
两年官司赢得所有权
哈里·哈洛斯现年70岁,他从1986年以来就住在位于伦敦市北部郊区的汉普斯特德希思地区,他在那里搭建了一个临时窝棚,窝棚的面积大约为9平方米。汉普斯特德希思的周围地区属于高档地段,这里居住着许多明星和上流社会人士,豪宅成片。
2005年3月,一个建筑开发商打算在这个地段建造豪华公寓,试图将哈洛斯赶出他的临时住所。哈洛斯坚持不搬,并同开发商打了两年官司,法官24日裁决他获得窝棚周围土地拥有权。因为他在那片土地居住了21年,根据英国法律,已经超过了法律规定的对所有权提出异议的限期12年,而且无人提出异议。日前当地的土地管理部门已经将他登记为这块土地的合法所有者。
幸运老汉对钱没有兴趣
哈里·哈洛斯拥有的这块土地的面积约达800平方米,据一些开发商估计,如果能获得规划部门的批准在这块土地上建设住宅,那么这块土地的价值将高达200万英镑。
不过哈洛斯24日对记者说:“您看我像一个在全世界飞来飞去买东西的人吗?”说话时,哈里·哈洛斯正从一个商店买东西出来,他手拿一个塑料购物袋,背着一把雨伞,与百万富翁的形象相差甚远。他说:“说老实话,我比较懒散。平时我一般玩玩举重,砍一些木头用来烧火。我不在意我身后这块地变成什么样子,只要它依然保持野外风光,我就喜欢这种自然生活。有人说这片土地值100万、有人说 200万,不过我对数字没兴趣,我只要一个栖身之所。”平时打打杂工的哈洛斯笑着说,他现在可能会考虑建一个更大的住宅。
不能开发公寓
不过,严格上说,哈里·哈洛斯目前还算不上是百万富翁,且不说他不打算出卖这块土地,即使他想出卖,如果土地规划部门不批准在这块足够建造20多套公寓的土地上施工,也没有开发商敢买。
规划部门的发言人日前已经声明,这块土地处于容许开发区域和要保留的自然区域的过渡区,不会准许在那里建造房屋,并且他们“欢迎哈里·哈洛斯先生在此度过余生”。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