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30

写得弗洛伊德一些

  如果没有博客这东西,可能我不会写出这么多文字。有时候,说点想说的话,却找不到一个地方,有了博客,便可以像倒垃圾一样,都倾泻出去。

  博客刚出现的时候,我对这东西并不感兴趣,偶尔看看一些人的博客,无非是些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内容,这让我想起陆游的一句诗:“草赋万言那直水,属文三纸尚无驴。”就是一群博士买驴,说半天看不出说什么。后来,慢慢看出点门道,其实就是安顿的“绝对
隐私”系列的网络版,没事念叨念叨自己的心事而已。博客的出现,其实跟现代人的压力增大有关系,人在压抑的时候就会想到发泄,写博客,其实就是最好的发泄。不信你可以作一个调查,博客写得最勤快的人,基本上都是心理毛病最多的人。所以说,压力大了,博客火了。

  写写博客,像是对心灵的按摩,多少会缓解“疼痛”,把内心的躁闷抒发出来,人就舒坦了。博客对今天的人生活起到了平衡“代谢”的作用。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不擅写字却又非常有欲望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人,从小就喜欢记录下一些什么,写写画画,慢慢形成了习惯——但是我从来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写自己是最不好写的,写着写着就容易把自己写糊涂了。上中学,我的作文都还不及格的时候,却办起了一份校园刊物,在一些报纸上发表了文章。那段经历让我明白,自己想写的文字和别人让我写的文字感觉是不一样的,我喜欢自由,喜欢无拘无束地写字,就是图个舒坦。想想,人一辈子写过的文字里,究竟有多少是自己情愿写出来的?一点也不多。不信,你可以翻翻一些书的后记,里面肯定有这么一句话:如果没有责任编辑某某某的督促,这本书是出不来的。

  喜欢写博客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它自由,没有编辑强奸蹂躏我的文字,不用去想什么风格体裁,没有字数限制,甚至,连标点符号错别字都不用在乎,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你爱看不看,我博了,我写了,我舒坦了。可是,给传统媒体写文章,就得收敛点。比如写博客就可以写成“我博了,我泄了,我舒坦了”,可是给报纸杂志写,丫一定会给改成“我博了,我写了,我舒坦了”。我不用去看编辑的脸色行事,也不用看浏览者的脸色去写博客,忽略了新闻、时尚、评论、报道这些八股限制,一切由着性子来,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看见什么说什么……这大概也是很多人“后”积“博”发的原因。

  写博客对我来说是个调剂,因为只有在写博客的时候状态才最放松。每次给平面媒体写稿子之前,我可能会先写篇博客,这样可以热热身,让自己的思路进入到写字的状态,思路这才打开了。没有前戏哪里会有长驱直入?这就像《顽主》里杨重扛不过卖手绢的刘美萍的紧逼而求救,时于观说的那句话,“先拿弗洛伊德过渡。”

  所以,就要把博客写得弗洛伊德一些。虽然博客的空间可以信马由缰,但是,每个人写起来,慢慢都会形成自己的风格。我这人喜欢没事找乐,把日常生活中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将来有一天,回忆起这些开心的事情,也是一种慰藉。曾经想过,把自己博客的名字改成“博乐”,但是觉得还没有现在的名字来得弗洛伊德一些。我一直坚持的一点是,写博客要把自己写爽了,别人跟你一起爽是锦上添花,别人不爽,你也没义务去让他们爽,反正门是开的,爽的人自然会常来,不爽的人自然就会离开。

  博客的出现,恰恰迎合了人们的自恋心理,它成了兴趣广泛、酷爱文艺、擅长各种雕虫小技的文艺青年们撒欢儿的场所,它成了词不通句不顺、才华早泄的年轻一代文学青年们舔舐自己羽毛的舞台。有了博客,文字将变得一钱不值;因为博客,文字美学将大打折扣,作家和评论家的门槛会变得低三下四。实际上,什么东西一旦在网络上找到位置,就变成了全民运动,这是和传统传播媒介不同的地方。传统媒介体现出的是话语权,所以,话语权是传统媒介的生命;但是网络是对话语权的颠覆,每个人都有话语权,所以就没了话语权。在我刚刚对做报纸感兴趣的时候,曾有个宏大的理想,就是办一份《来稿必登报》,事实上至今中外也没有出现过这样一份报纸。可有了博客,事实上就成了来稿必登报。博客提供了一种表达欲望的空间,各色人等,群魔乱舞,乌烟瘴气……试想,当博客越来越普及的时候,人们的偷窥欲会变得越来越迟钝。当所有人都喜欢在博客上抖落自己的隐私时,就没有隐私了,总有一天成龙会唱“你的心事我不爱听”。

  博客的出现,是网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而网络的发展,其实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殊途同归。人类从最早的群居到村落,再由家庭变成社区,社区内的家庭又都变成独立的家庭单元。这也是网络这几年变化的轨迹:从没有互动式的网页到论坛,再由论坛变成博客,变成了独门独户,每个人都是主人,每个人都是村长。这样,它在网络上形成了相对的平等。你没有理由要求别人去写什么样的博客文章,别人也没有义务专门去写什么样的博客,全凭自愿。但是,很多人并不习惯博客的“思维方式”,仍然像泡论坛一样,倒有点缘木求鱼的意味。

王小峰:不许联想  转自:新浪读书

No comments: